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防诈e课堂丨第8期】双十一,买买买?骗骗骗!

防范于心 反诈于行

警钟长鸣防诈骗 心存警惕保平安

大数据学院小e反诈课堂

开讲啦~

邀你共同

学习“双十一”常见的诈骗类型和防诈小技巧~

在本期防诈学习前,小e特别提醒:

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

钱财多属于生活费,

千万不能因为追名逐利、跟风潮流、盲目攀比,

去进行各种形式的网络贷款,

各类贷款背后是无底的深渊和连环的陷阱~

拒绝超前消费,从大学生做起!

1货到付款诈骗

在消费的时候,有骗子会向消费者提出“货到付款”的要求,在消费者收到货没有开箱验货时就收取金钱。因此,要注意自己购买的商品确认收货的信息,收到货过后再去确认。

2预售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商家或平台,向消费者发送虚假预售信息,骗取消费者的预付款或押金。购物时,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商家、平台软件,要看清楚优惠的条件、预售的金额,付款时要再三确认才能付款。

3刷单诈骗

双十一期间,诈骗分子冒充电商,以在双十一期间提高店铺销量为由,通过短视频平台、社交软件等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刷单,先以小额返利让受害人尝到甜头,等交易数额变大后,以任务未完成、操作不规范、系统卡单等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诱导受害人继续刷联单、刷大单,直至骗光钱财。不贪小便宜,就不会被骗取钱财。

4快递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快递员,向消费者发送虚假信息或邮件,要求消费者加其微信或关注其公众号,并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钱财。

诈骗分子寄送空快递或者陌生礼品,附有二维码信息,诱导扫码点击测评、好评、查看信息或付款,等待你输入银行卡、登录密码登隐私信息后盗取钱财。

5退款退货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以退款、退货为由进行诈骗,诱导消费者提供手机动态码,并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或钱财。

6冒充客服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商家的客服人员,向消费者发送虚假信息或邮件,要求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甚至会要求你转到其他平台实施诈骗,诈骗分子还会要求你共享屏幕进行操作,这些都是不能进行的。

7. 虚假红包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发布虚假的红包,诱导消费者点击或领取,并骗取消费者的钱财。莫贪小便宜,保护好隐私,捂紧钱袋子。


我们应当如何防诈骗呢?

1、购物时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和平台,避免在非官方或不熟悉的网站上购物。
2、购物前检查商品的来源和可靠性,避免购买假冒伪劣商品。
3、在购物过程中,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提供给商家,以免信息被盗用。
4、如果商家要求提前付款或充值,要小心谨慎,不要轻易付款。

5、针对部分商家要求你共享屏幕,尤其是让你打开支付宝、微信、京东、淘宝、抖音等平台的,想要获取你的验证码、贷款额度、余额等,都直接拒绝!

6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准确填写信息,启动“诈骗预警”功能。

让我们一起

提高防范能力,捂紧钱袋子

全力遏制诈骗犯罪向校园渗透趋势

切实维护师生财产安全


指导老师:李进 穆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