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榜样引领丨第19期】胡玲:一缕完满春风拂面来


【编者按】

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动能,力量是无穷的;

榜样是一面正冠的镜子,映射是互相的;

榜样是一幅引领的旗帜,姿态是昂扬的。

“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人才培养模式下,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先进集体或优秀个人,他们活跃在学校各个领域,锐意进取,勤奋钻研,履职尽责,不断突破自我并取得优异成绩,是同学们生活学习的“身边人”,更是同学们成长发展的“探路人”。为用好青年榜样典型,讲好青年榜样故事,大数据学院“V观大数据”特推出“榜样引领”栏目,以榜样示范引领,号召更多同学持续向模范看齐,跟榜样学习,共同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好青年。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胡玲:一缕完满春风拂面来


胡玲,共青团员2021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班学生。现担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班班长。累计2学年获评国家励志奖学金,获2024年国家级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2024年省部级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2022-2024年移通二等奖学金获得者2021-2022学年移通等奖学金获得者2021-2023年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2022-2023五四红旗团支部主要干部称号、校级大数据比赛二等奖,已获得英语四级证书

风莫停留

在平凡的某一天,胡玲在人民日报的一篇探讨时间流逝的文章中偶然读到了一句诗:“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做前移。”这句话出自一篇不太常见的报纸,在图书馆的一次偶然机会中发现了它。出于好奇,开始浏览报纸中的诗词文章,但最初只是以简单的默读方式匆匆掠过,不过几分钟,那份报纸对而言似乎就变得可有可无了。

然而,某个周末,当再次坐在图书馆窗边时,一颗陪伴了两年的小树及其周围鲜艳的小花吸引了的注意。那天天气格外晴朗,不久之后,小树的影子便悄然落在了桌上的笔记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树随着阳光的偏移,一点一点地从笔记本“逃离”。意识到,无法留住这一刻,于是埋头苦学,背单词、做英语阅读、预习专业课、准备竞赛。当再次抬头时,小树与小花已沐浴在月光之下。


在大一学年,在部门与岗位的工作时间里挤出时间刻苦学习,努力务实,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初入大学时,感到非常不适应,身心疲惫,一度想要放弃。但内心的声音不断鞭策着向前冲。慢慢地,适应了大学的学习与工作时间的分配,提高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技巧,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踏踏实实地学习,虔诚的求学态度赢得了很多任课老师的喜爱。在老师们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胡玲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学习成绩。在2021-2022学年,的专业成绩排名前10%,综测成绩优异,并获得学校三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大二学年,胡玲收获颇丰。减少了无效社交,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让学习的时间更加充足。虚心请教和踏实学习成为这两年来的最大收获,也是人生的重大成果。在2022-2023学年,的智育成绩专业排名前3%,综测成绩也专业排名前3%。相比于前一年,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空间。胡玲相信,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明年取得更好的成绩。


【奔跑专业赛道】

经过两年的不断沉淀,踏实学习专业课,胡玲在2023-2024学年参加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经过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与团队队员的不断努力,以胡玲、王新皓、许洪江三人为核心的队伍,最终获得了国家三等奖以及省部级一等奖。胡玲说:“我没想到我们能走到上海的决赛现场,因为在重庆市赛时,我们由于经验不足,作品的完成度不是很理想,但是经过我们不分昼夜的鏖战,直到提交作品的截止时间,再到省赛答辩结束,我们都成长了许多,坚忍不拔使我们根本不相信命运于此,击败我们的只能是自己”。


当胡玲三人抵达上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大数据赛道总决赛现场时,现场的氛围不愧为全国赛事所拥有的,各路枭雄都齐聚于此(全国著名的985211大部分都来了),胡玲等人觉得压力巨大,在上海这座大城市中,来自小县城的胡玲,时刻局促不安。在总决赛期间,胡玲等人被安排到晚上的最后一批去进行总决赛答辩,这时的评委老师们早已疲倦,经过了上午下午的评审,晚上早已是疲惫不堪,胡玲等人迎难而上,在答辩过程中活跃气氛,与评审老师积极沟通交流,最后答辩完满结束。当答辩结束后,胡玲等人还在不断复盘答辩过程,不断反省自身,反复学习,在这一过程也是获得了人生中重要的成果之一。当胡玲等人站上颁奖的舞台上时,这段时间的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那些通宵达旦的夜晚,不停的赶项目与优化项目,不断迭代升级,这一刻,终于画上了句号。句号只是这次比赛的结果,而未来是充满希望的省略号。

胡玲很喜欢一句话:“朝乾夕惕,功不唐捐。”知道,未来会遇到很多困难,但的初心不会受到沾染。一定会珍惜时间,坚定学习,从枯燥无味的书本中汲取更多的希望和未来。


【事不避,难者进】

“别人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种荷花”是胡玲在生活中作为班长、志愿者和工作者与他人相处时追求的姿态。作为班长,他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事务,与团支书等其他班委共同为班级贡献力量。在高中三年到大三的学年里,胡玲连续六年担任班长,架起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这段经历使他在大学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长:不仅在知识和能力上有所提升,眼界和思想也得到了拓展。

在生活中,他坦诚乐观,以真挚的心与人相处。他一直相信,只要自己用诚心对待朋友,无论朋友如何看待,他都能问心无愧。胡玲以宽广的胸怀包容万事万物,乐于帮助身边的人,因此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和拥护,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尽管他的原生家庭环境并不理想,但他有一位默默鼓励和支持他的父亲,有关心他的老师,还有给予他温暖的朋友。这些人让他始终保持着正能量。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在课余时间,他还面试得到了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校内校外做兼职,不仅增加了社会实践经验,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闲暇时,他会打篮球、跑步等运动来增强自身素质。尽管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胡玲心怀感激,感谢生活中那些给予他帮助的老师和温暖的同学们。

如今,胡玲已是一名2025届毕业学生,接受了国家三年的资助,追求梦想的脚步从未停息。他由衷感谢党和国家的政策,给予他追求梦想的勇气。这些政策就像一束阳光,照亮了困难学子的求学之路;又像一阵和煦的春风,吹散了阻挡困难学子前行的阴霾。此刻,胡玲不禁想起了一句话:“幸运喜欢垂青于那些执着并勇敢的人!”他明白,自己并不是因为贫困而获得励志奖,而是因为自强不息。他更加坚定了将这份努力拼搏坚持下去的决心。



指导老师:李进

图文: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