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促进师生学科交叉融合、丰富学生完满教育内容,同时让中国故事更加深入人心,凸显独具特色的地域风光,綦河书院联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全生异科导师于2023年10月20日下午13:00开展了«中国故事大讲堂地域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贺铭钰、简云丹老师主持,2023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升本1班、虹雨配音社、史学社等同学60余人参与。


活动分站进行,第一站便以重庆为主要叙述对象。作为景秀山城的代表,重庆的历史文化来源于优秀的中华文化,植根于大江大河之间,重庆所打造和体现的是重庆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同学们在书院有限的场地中,无限地表达畅谈,纷纷表达各自睛中所见,心中所念。


重庆,是山城亦是瑰宝。从事重庆抗战史研究的贺老师说,从1921到2021,一百年,于世界历史长河不过倏忽一瞬,对历经苦难而凤凰涅槃的中华民族,则非同寻常。人民在问,时代在问,世界在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回首百年,绕不开重庆这座城。我们从这里可探究其中的“密码”。重庆从开埠以来波澜壮阔的城市发展历程,以重庆地方视角窥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历程,见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在她的指导下,2023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升本1班的多名异科同学从重庆开埠、抗战、社会主义早期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个方面为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的故事呈现。同学们的描述下,一个个拥有着悠久历史,承载着磨难与挑战的地方在大家脑海中重现:烈士殉难之地白公馆、关押革命者的渣滓洞,位于桥河工业园区的綦江齿轮厂、重庆抗疫故事、重庆山火故事等,这些都是特属于重庆的珍贵记忆。


分享结束后,张鑫同学说道到,“重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大街小巷都有着各自的故事。”何荣禄表示,作为外地学生,重庆的人文美食吸引着他来到了这里,令他尤爱的是重庆特色的小面和火锅都是独属于重庆的味道,都有着一股独属于重庆人的热情悄然显现。单今天听到了四个方面的重庆故事,更为生动深刻地加深了对重庆英雄之城的认识,对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情感和认同。同学们在视听结合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翻越历史长河,跨越空间限制,不断感受,细细体会。



书院以多元文化、青春成长为主要内容,与异科导师形成联动,竭力为学子提供更有温度和实效的育人体验,以重庆故事为例,引导书院学子在思考、对话、演绎中不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中国故事大讲堂》也在不断的创新组织开展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分析,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让同学们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

图:綦河书院
文:马克思主义学院贺铭钰、綦河书院
(大数据学院、綦河书院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