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师生互动、建立情感纽带,并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及生活等方面的健康成长,王超男异科导师小组成员在寒假期间分享了各自的有意义经历。
2023级数科3班何殷杰同学在寒假期间,选择到四川都江堰做义工。在这次独特的经历中,她结识了许多有趣的人,其中还包括一位志同道合的义工姐姐。虽然身处异乡,但何殷杰同学却没有感到孤单,因为在那里,她感受到了来自身边人的温暖。他们共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一起分享了团年饭,彼此间的友谊和默契也愈发深厚。这次义工经历,让何殷杰同学在都江堰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还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使她的寒假变得更加充实与美好。

图1 难忘的团年饭
在2024年1月12日这个温馨的日子里,2023级数科3班的艾芯羽同学在重庆永川记录下了过年时节的一幅美好画面。照片中,灶头上的腊肉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象征着团圆的美味佳肴摆满了餐桌。亲人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刻,不仅仅是一顿丰盛的团圆饭,更是一种家的温暖和幸福的象征。

图2
2024年寒假,2023级数科3班谢杰同学回到四川老家。这里有着深厚的传统,薪火相传,让我们学会未雨绸缪。尽管老家已有电力、天然气和沼气等现代设施,使得生火做饭的方式变得多样化,但柴火灶依然受到重视。它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烹饪方式,更是一种家庭温暖的象征。虽然一年只需烧一两次柴火,但存柴火的工作从未间断,正如我们不断传承和发扬家乡的传统和文化。

图3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化相融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每一种生火做饭的方式,都见证了家乡的发展变迁。从父辈手中接过“活路”,我们继续传承下去,让这些古老的传统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个寒假,让我们更加珍惜家乡的每一寸土地,传承家乡文化,让美好的回忆在这里留下痕迹。

图4
图:何殷杰、艾芯羽、谢杰
文:王超男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