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大数据志愿】体验公益,奉献社会——大数据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风采展


社会实践恰似一面澄明的棱镜,既折射出个体认知的局限,又将理想的光芒分解为可循的路径。2024年寒冬时节,大数据学院的同学们以知行合一的姿态投身社会实践的熔炉。那些将知识传授与孩子们的日子里;陪伴老人的温暖阳光下;参加党务时间的时光中。点滴实践如星火燎原,青年学子以专业智慧回应时代命题,让理论之树在现实土壤中结出创新果实。

以知识为桥,连接梦想与未来

在1月10日至2月20日这段时间里,李文静同学参加一起云支教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实施在于参加活动组织方开展的线上培训,努力学习线上教学技巧,将知识与温暖传递给屏幕对面的小朋友。教学期间,李文静同学查阅大量资料,精心为每个板块制作详细的教案和生动的课件。比如:准备膳食营养板块时,李文静同学收集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表,制作成图表,便于小朋友理解;为让美育课更具吸引力,她挑选古今中外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从梵高的《星月夜》到中国传统剪纸艺术,让小朋友明白中西方审美的不同,艺术的包容。

岁月印记,温情相伴

1月20日至2月18日在重庆市渝北区广佛村村民委员会张文青同学也奔赴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在活动期间,张文青同学承担了包括打扫清洁、协助领导整理资料、帮助村民进行农务活动、与村民进行深入交流以及协助策划委员会组织多项活动在内的多项任务。在执行走访调查时,了解每户家庭生活状况和帮助孤寡老人,陪伴着他们在阳光下聊天,聆听他们往昔的故事,一起感叹时间流逝的好快,并且协助他们打扫居所,为他们准备饭食,看似小小的举动却为老人们带来了温暖,就像家人一样陪在身边。

以青春之名,赴青春之约

在这个寒假,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高瑞晗同学参与了乡镇政府组织的实践活动。第一项任务是被安排党政综合办公室协助处理日常事务,高瑞晗同学需要对这些文件进行分类、编号、登记,然后妥善归档保存,琐碎的工作背后锻炼了她的细心,当然除了办公室工作,高瑞晗同学还参与了乡镇的实地调研活动。跟随工作人员深入各村,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在调研中,他们走进农田、养殖场和农村合作社,与农民和农业经营者交流,也参加了制作了关于乡镇特色农产品和旅游资源的宣传资料。帮助收集素材、撰写文案、设计排版,将乡镇的特色产品和美丽风光展示出来,同时利用在校学习的技能,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进行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关注乡镇发展。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成长。未来,我们应该继续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提供更多这样的实践机会,让更多的同学能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亲身体验工作的乐趣与挑战,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撰稿:吴京晏

图片:李文静、张文青、高瑞晗

编辑:罗杰

初审:朱芷萱

复审:朱芷萱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