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大数据志愿】以青春之名,献力家乡发展——大数据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风采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广泛引导大学生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充分发挥青年的先锋模范作用。大数据学院的学子们返回家乡,深入基层,在各自的家乡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投身家乡高质量发展,搭建在外学子与家乡常态化联系的实践桥梁,用青春力量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智慧传递,助力成长  王曼】

2025年1月15日至21日,我参与了重庆市城口县咸宜镇咸宜村的“老少咸宜,智伴同行”寒假托管班。这次经历让我重温了家乡温暖,也收获了成长。

在托管班,我担任小老师,辅导村里小学生的功课。面对不同基础的小朋友,我因材施教,用生动有趣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每当看到他们解开难题露出笑容,我都感到无比欣慰。此外,我们还特别添加了手工课和户外活动课。手工课上,我们一起制作鱼灯、汉服DIY等小工艺品,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户外活动课则让我们亲近自然,感受家乡魅力。我们组织了拾捡垃圾、农夫劳作、登山、祭祀等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增进友谊。他们的笑声、欢呼声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

这次志愿服务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兴趣与创造力是孩子们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我为能为家乡的孩子们贡献一份力量感到自豪,也希望能为更多孩子带去知识与希望。这次经历虽然短暂却充满意义。我不仅收获成长与感悟,还与家乡的孩子们建立深厚友谊。这段时光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段难忘回忆,激励我不断前行。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坚定了投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希望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播种更多的希望。

【深入政务与社区,提升自我责任感与能力  陈周凯】

2024年寒假,我响应国家号召,在家乡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楼观镇上三清村村委会进行了志愿与政务实践。

实践期间,我深入政务服务中心,掌握了业务流程,并帮助空巢老人办理保险、参与低保户资格审查等,同时,我还探究了道教文化,实施了社区环境美化项目。实践让我体会到政务工作的严谨和社区服务的重要,学会了高效处理事务,保持冷静专业,也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此外,我也认识到自己在沟通协调、时间管理上的不足,未来会注重提升这些能力。

此次经历让我深入了解家乡,锻炼了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以志愿作笺,镌刻温暖时光  姚雅琴】

寒假期间,我热情参与山西省阳泉市东山社区新春系列活动及“科创强国,筑梦未来”云讲堂,开启了一段难忘之旅。

在东山社区,从1月20日至2月13日,我身兼策划、组织、秩序维护及宣传多重角色。我巧妙融合传统文化与创意,为“趣蛇年·萌娃创艺趴”等活动绘制蓝图,精心筹备并主持现场,协调各方,维持秩序。孩子们在手工制作中欢笑,居民们在传统文化中沉浸,我内心倍感温暖。活动结束后,我撰写宣传文章,传递这份温情。

同时,1月30日至2月17日,我投身于“科创强国,筑梦未来”云讲堂,成为知识的传递者。我精心备课,线上授课时与孩子们积极互动,看到他们踊跃提问,深感付出化为希望的种子。

这段志愿时光,是我成长的宝贵财富。它锻炼了我的组织、沟通能力,让我从慌张变得沉稳,在奉献中,我深刻体会到付出的快乐。未来,我将继续在志愿道路上前行,将每次经历化作成长动力,用爱心和耐心为更多人送去温暖。我将持续书写志愿篇章,用实际行动传递正能量,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连接知识,点亮童心  董美琳】

2025年1月18日至2月16日,我参与了一项针对困难家庭的线上英语教学活动,每周两次,每次一小时。在每次课前,我都会认真思考如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旨在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与小朋友们进行互动交流,鼓励他们勇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小朋友们也表现得非常活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堂氛围十分融洽。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的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每当看到小朋友们学到新知识时,我都感到无比欣慰和满足。同时,我也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小朋友的学习情况,共同探讨收获与不足。感谢这次宝贵的教学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的决心,我会不断努力,为更多的小朋友带去知识的光芒。

撰稿:李艳林

摄图:大数据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编辑:罗杰

初审:陈安琪、朱芷萱

复审:汪鑫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