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搭建失物归家桥梁,增强文明责任意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提升校园治理水平,传承育人文化理念。 2025年4月11日,由送“我”回家失物招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发起的日常巡楼活动顺利开展,大数据学院2022级数据科学院大数据技术2班和2024级数字媒体技术专升本5班的同学们化身“校园守护者”,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用责任心凝聚文明力量,为春日的校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精心组织,志愿同行
活动伊始,同学们在仁者楼集合,认真听取工作人员对巡楼流程、注意事项及分工的详细讲解。本次巡楼活动覆盖了校园内的行者楼、仁者楼、智者楼、勇者楼和勤者楼等五栋教学楼。志愿者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头行动,每组由经验丰富的支队志愿者担任队长进行指导。从如何高效排查教室角落的失物,到如何规范地登记物品信息,再到后续的失物招领处理程序,同学们们细致学习,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细致巡楼,传递温暖
随着任务分配完毕,志愿者们迅速投入行动中。他们穿梭于四栋教学楼的走廊与教室之间,逐一检查课桌抽屉、窗台角落等易遗失物品的区域。一本被遗忘的课本、一串遗落的钥匙、一副孤单的眼镜……每件物品都被小心拾起并详细登记。有同学感慨道:“弯腰拾起的不仅是失物,更是传递着责任与善意。”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还主动清理了部分无主物品,并统一送至失物招领处,为后续寻回失主提供便利。


文明共建,善行延续
活动逐渐接近尾声,同学们齐聚仁者楼404教室,拍摄集体合影,镜头记录下了他们灿烂的笑容和手中满满的“收获”。送“我”回家志愿服务支队表示,未来将继续联合更多师生,将这一活动打造为每周一期的常态化项目,共同守护校园文明。他们希望通过这些“小善举”,传递出“大温度”,为构建和谐友爱的移通校园贡献持久的力量。


这场春日里的巡楼行动,不仅是失物与失主之间的温情桥梁,更是一场生动的文明育人实践。同学们以实际行动彰显:文明校园的培育,始于对细节的严格把控、对他人处境的共情理解、对公共空间的主动负责。当遗失的课本被找回,当焦急的寻找终得笑颜,这份由双手传递的温暖与责任,正悄然构筑着校园文明的基石,并将在未来持续发扬,照亮每一个角落。
撰稿:魏高飞
摄图:送“我”回家失物招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
编辑:罗杰
初审:朱芷萱、陈安琪
复审:朱芷萱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