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大数据异科】102期|点蓝绘就青春韵,非遗传承学子心——异科导师郝月霜开展全生异科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4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之旅在观云书院小雪会议室精彩上演。大数据学院异科导师郝月霜精心策划组织的非遗主题活动,吸引了胡小燕、刘星、刘佳鑫等 30 名同学踊跃参与,大家共同开启了一场与千年烧蓝技艺的深度对话,沉浸式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开场,郝老师化身文化使者,以生动的讲述为同学们揭开非遗烧蓝的神秘面纱。烧蓝工艺,又名点蓝工艺,作为中国传统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中的璀璨明珠,其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汉代,并在明清时期绽放出最为绚丽的光彩。每一件烧蓝作品,都是匠人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郝老师借助丰富的图片和鲜活的案例,带领同学们穿梭于历史长河,领略烧蓝工艺在不同时代的发展风貌与艺术价值,让大家仿若亲眼目睹古代匠人专注烧制的场景,深切体会到非遗文化传承的艰辛与伟大。

理论知识的讲解结束后,郝老师随即展示了本次烧蓝制作的材料包,并细致入微地讲解制作步骤与注意事项。从材料的精心准备,到设计绘图的创意构思,再到点蓝上色的精细操作,郝老师逐一进行详细演示与耐心讲解,让烧蓝工艺的制作流程在同学们脑海中变得清晰明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摩拳擦掌,开启烧蓝 DIY 之旅。大家充分发挥创意与想象力,精心设计图案,全神贯注地进行点蓝上色,现场氛围热烈而有序,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探索与创作热情。


制作过程中,同学们相互交流、彼此协助,在提升动手能力的同时,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也愈发深厚。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感慨道:“这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学会了烧蓝的制作方法,更被非遗文化的魅力深深折服。作为新时代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在成品展示环节,一件件凝聚着同学们巧思与汗水的烧蓝作品精彩亮相。大家围聚在一起,热烈交流制作心得与创意灵感。“太有意思了!以前在博物馆看到烧蓝作品,总觉得它们遥不可及,今天亲手制作,才真正领略到这门技艺的精妙,也更明白了非遗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位同学兴奋地分享道。


此次非遗主题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近距离接触、体验烧蓝工艺的珍贵平台,成功点燃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火,激发了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未来,大数据学院将持续发力,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非遗主题活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摄图:刘星

撰稿:刘星

编辑:张旭

初审:张旭

复审:张旭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