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大数据异科】103期|春季养生局,以传统智慧守护学子体质健康——异科导师杜荧开展春日养生活动


 

为关爱学生体质健康,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近日,大数据学院异科导师杜荧以学校中医体验日为契机,组织异科学生开展“岐黄薪火·青春护航”中医文化主题体验活动。通过六大特色环节,学生们在古法技艺与现代创意的碰撞中,感受中医“治未病”智慧,开启了一场沉浸式健康探索之旅。

名医把脉:5分钟破解脆皮密码  

活动现场,綦江区中医院针灸科、脾胃科等科室专家组成中医智囊团,为学生提供免费体质诊断服务。熬夜导致的肝火旺、久坐引发的气血不畅,这些现代年轻人的亚健康问题,通过脉象都能精准捕捉。脾胃科医生一边为学生们搭脉,一边讲解“熊猫眼”“游泳圈”背后的体质成因,让参与活动的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体质健康管理档案。

国潮养生:当中药遇见朋克美学  

活动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就是药膳茶饮区,学生根据把脉体质可解锁专属养生茶包,实现“精准投喂”式健康关怀。熬夜水、补气茶等特调饮品采用石斛、黄芪等道地药材,搭配古法熬制的酸梅汤和低卡茯苓糕,让良药苦口变身国潮风味。“原来中药还可以好吃又好喝!”在场学生纷纷感慨。

非遗工坊:指尖触摸千年智慧  

在非遗体验区,艾草锤制作区排起长队。学生们将晒干的艾叶装入粗布,捶打塑形,亲手制作居家养生器具。“捶打时要注意经络走向,这个手法和中医推拿异曲同工。”杜荧老师边指导边科普。中药香囊制作台前,学生们将丁香、佩兰等药材装入锦囊,学习闻香避秽的传统防疫智慧。更有趣味的是本草首饰DIY,将晒干的草药串成耳环,让《本草纲目》在潮流中焕发新生。

文化寻踪:穿越千年的健康对话  

活动特别设置的“中医微型博物馆”成为知识殿堂。杜荧老师化身讲解员,揭秘悬壶济世典故与现代中医发展的关联,学生们举着古风印章手册,在针灸铜人旁、药材前留下学习打卡照,用九宫格笔记记录文化传承的青春印记。

通过场景化体验,让中医智慧真正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从体质诊断到养生实践,从非遗技艺到文化认知,这是对健康中国战略的青春响应。这份带着药香的温度,正悄然筑牢青春健康的守护屏障。

 

 

 

摄图:熊腾

撰稿:吴润婕

编辑:张旭

初审:张旭

复审:张旭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