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大数据志愿】助力失物寻主,点亮校园文明之光 ——第三次大数据学院失物招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班团巡楼活动

“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为弘扬拾金不昧传统美德,优化校园环境,2025年4月25日,大数据学院“送‘我’回家”失物招领志愿服务支队带领2023级数字媒体技术4班、2024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班专升本、2022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班和2022级数字媒体技术8班开展班团失物巡楼活动。活动覆盖行者楼等五座教学楼,志愿者们通过日常巡查,营造了校园文明互助新风尚。


统筹布局强根基,精准施策提效能

活动筹备前期,学校结合各班级的实际人数,对责任区域进行了科学、细致的划分,保证每个班级都能明确自身负责巡查的教学楼,实现精准对接任务。同时,活动负责人在仁者楼404召开了专项培训会。会上,负责人围绕巡楼的流程规范展开系统讲解,详细说明了各个环节的工作要点,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此外,还根据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完成了合理的人员分组调配,为后续巡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毯排查寻失物,热忱问询觅归踪

随着巡查工作正式启动,身着统一志愿服装的同学们迅速奔赴各自的“战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巡查中。每一个巡查小组都秉持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对教室的抽屉、讲台以及走廊的各个角落进行了地毯式排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遗留失物的地方。各教学楼的巡查组同步推进工作,现场秩序井然。在搜寻物品的过程中,同学们还积极主动地向过往的师生询问失物线索,并认真记录。他们建立起详细的信息台账,将物品的特征、拾获位置等关键要素一一登记,以便后续更高效地寻找失主。经过一番仔细排查,各班级收获颇丰,收归了书本、水杯、电子产品等各类遗失物品,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复盘反思促提升,传承美德续文明

巡查结束后,对收集到的失物进行整理分类。随后,负责人组织召开总结会议。在会上,负责人对同学们在活动中展现出的强烈责任意识和高昂参与热情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部分区域存在的检查疏漏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会议还着重强调了失物招领体系在提升校园管理效能、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同学们将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一直践行下去。参与活动的学生纷纷反馈,此次活动不仅让他们体验到帮助他人找回失物的快乐,更是一次诚信与责任的深刻教育,让诚信理念在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失物巡楼活动不仅是校园文明实践,更是一场传递善意的温暖旅程。在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细致排查、耐心询问、认真登记,这些点滴行动,不仅帮助失主找回了重要物品,更让“拾金不昧”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化作实实在在的行动,融入到校园生活的日常。活动有效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了文明习惯养成。展望未来,希望这样的活动能成为校园的常态化风景,不断激发同学们内心的善良与担当,让文明与诚信的力量在校园中不断延续、壮大,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



撰稿:郑文洁、袁曼琪

摄影/送“我”回家失物招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

编辑:刘霜

初审:朱芷萱

复审:雷淑娟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