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大数据志愿】“文博传薪,志愿同行”——大数据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参观綦江博物馆活动圆满结束


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浪潮下,青年志愿者既是公益服务的主力军,也是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2025年4月20日下午14:00大数据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带领2024级虚拟现实技术3班2024级数字媒体技术4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綦江博物馆文化探索之旅。此次活动旨在让青年志愿者感悟本土历史文化,厚植文化传承意识,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筑牢根基。


文脉传承,志愿守护千年文明

下午2点志愿者们怀着期待的心情踏上前往博物馆的路。一个小时的车程尽管漫长,志愿者们也没有丝毫不耐,他们提前准备好博物馆相关的规章制度,争取在参观过程中不会给他人造成困扰。抵达博物馆后,工作人员为他们讲清参观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接着,他们跟着工作人员的步伐踏入这个令他们激动已久的地方。志愿者们来到二楼,逼真的恐龙模型、诺大的恐龙脚印以及生命的起源,这一个个事物令他们惊叹不已。



方寸之间,志愿点亮文明微光

参观完二楼充满奇幻的古生物展区后,工作人员带领志愿者们来到三楼革命文物陈列展厅。踏入展厅,肃穆庄严的氛围扑面而来,墙壁上,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段段详实的文字介绍,生动再现了英雄烈士们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壮烈事迹。志愿者们自觉放慢脚步,在展板前驻足良久,眉头紧锁,神情凝重,认真阅读着每一个故事。泛黄的书信、褪色的勋章、残破的旗帜,仿佛都在无声诉说着那段革命历史。


文物有界,热忱架起无界之桥

文物是连接古今的桥梁,借着它,志愿者们畅游古今,内心澎湃。他们在博物馆里细细游览,默默记下有关于这些文物的知识。他们不用口头交谈,仅仅一个眼神便能和其他志愿者分享此刻的心情。灯光下是志愿者们穿梭的身影,他们面容严肃,自主维护这里的宁静祥和。文物不会说话,但充满热忱的志愿者们却很清楚它们表达的含义。


博物馆中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都化作他们内心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当夕阳西下,志愿者们踏上返程之路时,每个人都满载而归。未来,他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投身志愿服务,在社区文化宣讲、历史遗迹保护等公益活动中,化身文化使者,将綦江的历史文化故事传递给更多人。相信在这些青年志愿者的努力下,綦江的历史文化不仅能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弘扬,志愿服务事业也将在文化的滋养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撰稿:观晓高谭富成、李文静

摄影:吴京晏王宽雨

初审:朱芷萱

复审:雷淑娟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