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大数据志愿】探秘綦江博物馆,青春志愿展风采——大数据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綦江博物馆班团志愿活动圆满落幕


“历史是一座丰富的宝库,而博物馆则是开启这座宝库的钥匙。”为进一步深化历史文化教育,大力弘扬红色精神2025年4月25日大数据青年志愿者协会带领22级数媒7班、23级数科3班及23级数科4班到綦江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以“探秘綦江,对话古今春深日暖”为主题,从远古恐龙的恢弘遗迹,到千年陶瓷的温润匠心,再到红色綦江的峥嵘岁月,通过沉浸式体验博物馆以三大主题展区,将綦江的自然史诗与人文华章娓娓道来。


恐龙遗迹

踏入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代房屋模型,清晰地展现了当时綦江人民的生活环境,勾起了志愿者们浓厚的兴趣。接着,探索之旅正式开启。在展馆的核心展区,一具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陈列着。志愿者这具骨架的高度完整性而满是惊叹。据馆方工作人员介绍,这具珍贵的化石出土于綦江本地,它拥有一个独特的名字——“綦龙”。不远处还有恐龙足迹展区除恐龙化石外,志愿者们看到了多件木标本矿石,印证了綦江地区曾为茂密森林的地质历史阐释其与恐龙生存环境的关联。綦江博物馆陈列的物品让同学们认识到不一样的綦江文明。


瓷韵流芳

沿着楼梯缓缓转身上楼,志愿者们踏入綦江人文展区,瞬间被展柜中古朴精美的陶瓷器吸引。从盛载生活气息的碗盏,到镌刻繁复纹样的礼器,再到造型精巧的装饰品,每一件都诉说着岁月故事。志愿者们俯身贴近展柜,细细端详瓷器釉色纹理;遇到带有本地花卉纹饰的特色展品,便围聚在展板前,轻声讨论其造型与工艺。指尖触碰展柜玻璃的瞬间,志愿者们仿佛穿越时空,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读懂了綦江先民的审美意趣,更感受到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传承使命。


红色星火

踏入红色綦江展厅,志愿者们的脚步不自觉地放轻。泛黄的老照片、锈迹斑斑的枪械、字迹斑驳的革命日记,瞬间将志愿者们的思绪拉回硝烟弥漫的年代。看到“綦江惨案”的史料记载,不少人眼眶泛红——1930年国民党反动派的暴行没有吓倒英勇的綦江人民,反而让他们更坚定地投身革命。志愿者们屏息凝视烈士遗物,手指轻轻抚过展柜玻璃,仿佛能触碰到那份炽热的信仰。从红军标语墙到地下党联络站,每一处复原场景都让他们肃然起敬,大家默默握紧拳头,决心传承红色基因,以青春力量续写时代新篇。


本次参观活动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志愿者们通过近距离接触綦江的恐龙文明、陶瓷艺术与红色历史,深刻体会到“博物明志,鉴往知来”的真谛。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契机,厚植家国情怀,传承历史文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基因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历史的光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撰稿人:黄瑶吕安琪、熊宇娇、蒋雪

摄影:张迦瑜

初审:朱芷萱

复审:雷淑娟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