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20:00,綦河书院共享厨房内灯火通明、欢声笑语。来自2024级虚拟现实技术1班与数字媒体技术10班的32名同学,在异科导师肖琳的带领下,以一场“香满溢綦河畔·巧手传承师生情”主题活动,提前开启端午文化体验。师生们不仅亲手烹制传统粽子,更创新打造“粽子DIY”手作,在传统与创意的碰撞中,感受节日温暖与团队协作的魅力。
传统粽香:厨房里的协作与智慧
肖老师与32名学子围坐一堂,亲手烹制粽子、共话传统文化。同学们将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加入水,在欢声笑语中完成制作何烹饪。肖老师结合屈原投江、龙舟竞渡等典故,生动讲述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核,而同学们也分享了家乡的端午习俗。当热气腾腾的粽子端上桌时,同学们不禁感慨:“好吃!大家一起亲手烹制的更有仪式感呢!”




创意手作:粽子DIY的跨界表达
如果说传统粽子承载着文化记忆,那么粽子DIY环节则展现了年轻一代的无限创意。活动后半场,师生们化身“手作达人”,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投入到这场创意的狂欢之中。他们围坐在桌旁,或低头沉思,构思着心中独一无二的粽子造型;或热烈讨论,分享着彼此的奇思妙想,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他们将棉花一层一层地堆叠起来,再用针线缝合,一个圆滚滚、毛茸茸的“粽子”便初具雏形。接着,他们又发挥创意,用绿色的叶子、彩线和中国结在“粽子”表面点缀出各种可爱的图案,仿佛给这个“粽子”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





活动接近尾声,师生们围坐在一起,欣赏着彼此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和满足的笑容。他们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些美好的瞬间,将这份创意与欢乐永远珍藏。这场粽子烹制和DIY活动,不仅让大家体验了劳动的魅力,更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校园中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摄图:魏金玉、赵俊涵
撰稿:肖琳
编辑:张旭
初审:张旭
复审:张旭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