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大数据学院异科导师杜荧组织班级同学以研学形式走进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美术馆,恰逢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在此展出。这场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等联合主办的国家级展览,汇聚 450 件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等门类的精品力作,为异科班学子打造了沉浸式艺术学习课堂。同学们穿梭于艺术展厅,在与全国顶尖美术作品的对话中,拓宽跨学科艺术视野、提升审美素养。



走进美术馆,同学们的目光先被罗中立先生的《父亲》吸引,粗糙的皮肤纹理、布满老茧的双手在画布上栩栩如生。在观展中,同学们不时驻足讨论,有人联想到数据可视化中的色彩搭配技巧,有人提出可借鉴画作构图优化数据报表呈现逻辑,艺术与科技的思维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同学们边观展边记录,手机里面拍摄的作品细节,也准备作为后续专业学习的参考素材。



此次川美美术馆异科研学之旅,借着全国美展这一优质艺术资源,使得同学们不仅在与经典作品的对话中提升了审美素养,更学会了用大数据专业视角解读艺术,打开了新视野。

摄图:熊腾
撰稿:张季玮
编辑:张旭
初审:张旭
复审:张旭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