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18:30-20:30,异科小组于丁山书院天秤座·朋辈交流中心开展主题活动,以“专业就业经验分享+职业规划指导”破解成长困惑,以“读书心得交流”涵养人文素养,为同学们搭建起职业发展与精神成长的双维平台,现场氛围热烈,干货与共鸣交织。

活动开篇,异科老师以“职场过来人”的身份,围绕“在校规划落地”“实战经验积累”“避坑指南分享”三大核心,为同学们拆解职业发展的清晰路径。
谈及在校行动规划,老师结合不同年级特点给出具体建议:“大一要做好专业认知,通过专业导论课、行业讲座建立知识框架,明确兴趣方向;大二需聚焦能力打磨,无论是专业软件操作还是沟通协作技巧,都要在课程实践中反复锤炼;大三、大四则要瞄准就业目标,通过实习、比赛实现‘校园到职场’的衔接。”
在实战经验积累环节,老师特别强调比赛与实习的双重价值:“专业比赛是‘能力证明书’,比如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既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奖经历还能成为简历亮点;实习则是‘职场预演场’,通过真实工作场景,不仅能熟悉行业运作逻辑,还能提前适应职场节奏,积累项目经验——很多企业招聘时,会优先选择有相关实习经历的学生。”同时,老师也分享了过往学生的“踩坑”教训:“有同学因盲目参加比赛分散精力,导致专业课成绩下滑;也有同学实习时只做打杂工作,未主动争取核心任务,最终未形成有效经验积累。”这些真实案例让同学们对“如何平衡学业与实践”有了更清醒的认知。

互动问答环节持续升温,将现场困惑的解答引向更贴合个人发展的深度。当被问及“该继续深耕在校期间的副业,还是重新规划未来职业方向”时,老师给出了审慎的建议:“首先要客观评估副业的长期发展潜力,部分副业模式可能受限于校园场景或短期红利,难以支撑长期职业成长;更重要的是结合自身兴趣、专业优势与行业趋势做判断,避免因短期收益,错失构建核心职业竞争力的时机。”而针对“如何成功进入大厂工作”这一高频问题,老师也分享了关键思路:“大厂招聘更看重候选人的‘硬实力’与‘适配度’,一方面要夯实专业基础,积累与目标岗位匹配的项目经验或实习经历;另一方面需提前研究企业业务方向与岗位需求,针对性优化简历与面试准备,同时主动通过内推、行业赛事等渠道打破信息差,提升求职成功率。”

摄图:谢静
撰稿:艾鑫
编辑:张旭
初审:张旭
复审:张旭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