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天使关“艾”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在古剑书院白虹.半间闲室举办了“指尖传爱,共筑无艾防线”防艾主题手工拼贴画创作活动,16名在校大学生以扭扭棒、黏土为“笔”,以KT板为“纸”,将防艾知识与人文关怀融入艺术创作,让“防艾不防爱”的理念在指尖流转、在校园扎根。

有序组织,创意启航
活动伊始,志愿者首先展示了优秀的防艾宣传KT板范例,并详细讲解了创作规则与工具使用方法,特别是胶枪等物料的安全使用须知。随着“活动开始”的口令响起,参与者们开始创作,用扭扭棒制作象征关爱与希望的红丝带,指尖创意正式启航。


巧手创造,以手发声
活动现场瞬间化作活力创意工坊。一位参与者正用红色扭扭棒塑出红丝带的优雅曲线,当参与者遇到黏合不稳等难题时,志愿者及时提供专项支持:部分志愿者通过深度沟通梳理创作逻辑,协助优化作品细节;另一部分则凭借熟练操作,精准完成黏土装饰黏合等关键步骤,有效避免作品损坏。在志愿者的暖心协助下,一幅幅温情满满的防艾关怀图渐次呈现。



情感内化,理念升华
在这场手、脑并用的创造中,防艾知识完成了从“知晓”到“理解”再到“认同”的深层内化。活动现场弥漫着专注与温暖的气息,同学们在低头创作的同时,也在进行一场静默的内心对话。如何用扭扭棒传递关怀?如何用一个形象消除误解?每一个造型的斟酌,每一种色彩的搭配,都是将抽象知识转化为个人理解的过程。在作品完成后,防艾意识已嵌入每一块黏土里,缠绕在每一根扭扭棒的线条之中。


经过约一个半小时的精心创作,一幅幅承载着青春思考的拼贴画作品陆续完成。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成果,更是即将在校园内流动的防艾宣言。此次活动以创新的形式,打破了大众对艾滋病的恐惧与偏见,生动诠释了“防艾不防爱”的内涵。接下来,参与者将带着活动中收获的认知与温情,用实际行动共筑无艾温暖防线。


撰稿:王艺霖 谭宇欣
摄图:黄日云 袁婷 唐小然
编辑:李卓洋
初审:朱芷萱 陈明燕
复审:陈美琪
终核: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天使关“艾”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