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篇文章,回溯虎门销烟的历史;一字一句,剖析新型毒品的危害。2025年10月24日至29日,“e”心禁毒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百年禁毒‘家国有我’主题征文比赛”圆满落幕。活动吸引了77名学子执笔参赛,他们将所学禁毒知识化为动人文字,让禁毒宣传在校园“活”了起来。

多维联动,筑牢活动基础
本次活动共召集77位同学,以“禁毒征文‘益’起行,志愿力量映初心”为核心方向,紧扣“林则徐禁毒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活动鼓励同学们或回望历史,探寻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开始的禁毒足迹;或着眼现实,记录当下禁毒斗争的严峻与成效,在文字中抒发深沉的家国情怀。

青春撰稿,书写禁毒决心
同学们的笔下,既有对“虎门销烟”壮烈历史的深情回望,也有对伪装成“糖果”“饮料”的新型毒品的犀利剖析,更有发生在身边的感人禁毒故事。文章展现了青年一代对禁毒事业的深刻思考与坚定立场。本次活动共吸引了77位同学参与创作,征集到作品70余篇。经过评审组严格筛选,最终评选出60篇优秀作品进入线下分享环节。

以展为窗,传递禁毒能量
10月29日下午,优秀作品在綦河书院东篱·故事茶馆集中展出。参展同学现场分享创作灵感与背后故事,将文字转化为面对面的情感传递,让观展同学在交流中深化对禁毒意义的认知。不少同学表示:“通过阅读优秀征文,不仅重温了百年禁毒史,更真切感受到毒品对国家民族的伤痛,也坚定了自己远离毒品、宣传禁毒的决心。”



本次征文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文字+禁毒”宣传模式探索,将历史教育、知识科普与青年担当深度融合。后续,学院将系统总结本次经验,一方面为优秀作品向《中国禁毒报》投稿,让移通学子的禁毒声音走向更广阔平台;另一方面持续开展多样化禁毒宣传活动,通过线上公众号推广、线下主题活动等形式,让“禁毒有我,家国同行”的理念扎根青年心中,为建设无毒校园、无毒社会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撰稿:王浩 侯佳怡
摄图;蒲佳佳 粟佳怡 李小蝶
编辑:李卓洋
初审:陈明燕 朱芷萱
复审:曾珂
终核: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