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大数据志愿】赋能乡村环保,青年在行动:大数据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专业评审助力“公益未来”软塑治理

为积极响应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公益未来”平台发起的2025年乡村软塑回收专项活动,大数据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于11月5日至9日组织骨干力量,圆满完成了校级海报作品评审工作。本次活动不仅是创意与艺术的比拼,更是我校青年服务国家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战略的一次具体实践,通过专业评审为乡村环保科普筛选出最具传播力的视觉作品。

精准对标:从“数量征集”到“质量遴选”

活动紧密对标“公益未来”项目要求,面向全校征集到300余份海报作品。评审工作以 “科学严谨、创意新颖、适于传播” 为核心原则,制定了涵盖内容准确性、视觉表现力、乡村受众适配性及实践可行性的多维评价体系。经过初筛、复核、小组评议等多轮环节,最终精准遴选出100份优质作品上报主办方,其中20份创意突出的作品进入下一轮答辩,为“公益未来”项目提供了高质量的校级素材储备。

专业淬炼:以严谨态度打磨每一份作品

评审现场,15名学生干部化身“专业品控官”。他们交叉核对科普数据的来源与准确性,确保传递给乡村民众的每一个信息都经得起推敲;他们深入剖析创意表达的精准度,从色彩情感、版式逻辑到视觉符号,反复斟酌其与乡村场景的契合度。

价值升华:从校园创意到乡村行动的视觉桥梁

最终脱颖而出的作品,成功构建了学术认知与公众理解之间的桥梁。有的作品用强烈的视觉对比,直观揭示软塑污染对乡土环境的侵蚀;有的则用温暖的手绘风格,生动描绘了“软塑回收-资源再生”的美好循环。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青年学子的创意,更承载了将专业环保知识转化为乡村民众“看得懂、记得住、愿行动” 的科普使命。

此次评审工作,超越了常规的校内活动,是我院青年“将专业所学服务于国家所需”的生动体现。接下来大数据学院青协将持续跟进“公益未来”项目进展,并对优秀成果进行系列化宣传,推动减塑理念从校园走向更广阔的乡村天地,为国家的乡村生态振兴贡献青年的智慧与力量。

撰稿:曾榆涵

摄图:曾榆涵

编辑:何雨亭

初审:陈明燕 朱芷萱

复审:刘奕辰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