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重庆移通学院大数据学院一场名为“杯水传情,初心递暖”的公益活动,将古剑书院白虹·半间闲室的温暖,精准投送至4500公里外的新疆阿克苏新和县阿热吐格曼小学。这不仅是50个定制保温杯的物理传递,更是大数据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送“我”回家失物招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与2023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7班“三联驱动”,将公益服务深度融入“三全育人”格局,主动服务“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国家战略的一次创新实践。


闲置物品再生,凝聚双倍爱意
活动伊始,一场关于“温暖之源”的分享便为此次公益行动定下了深刻的育人基调。善款来源被赋予了双重内涵:它既是班级集体凝聚力与获奖学子反哺精神的体现,更是送“我”回家失物招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通过处置校园闲置物品义卖所得,是 “资源循环” 理念的生动实践。
“我们让无主的闲置物品焕发新生,转化为边疆小伙伴手中的温暖,这本身就是一堂最生动的‘勤俭节约’与‘社会责任’课,”支队负责人在介绍时强调。此举巧妙地将日常的校园管理工作,升华为一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和社会担当精神的思政实践课,让“立德树人”在公益的细微处落地生根。


一笔一画总关情,麦穗系心寄暖意
书写祝福环节,只听见笔尖摩擦纸张的沙沙声。有同学写下“愿你的冬天永远有热水和阳光”,有同学画上重庆的吊脚楼与新疆的葡萄藤,并标注“我们虽远隔千里,但共享同一轮明月”。
最用心的莫过于包装环节。志愿者们巧妙地将麦穗装饰在杯身或提手上,不仅美观,更蕴含着“珍惜粮食,珍惜当下”的深意。一位同学分享道:“系上麦穗时,我仿佛在告诉远方的小朋友,每一份温暖都来之不易,都值得被珍视。”



公益桥梁已架设,温暖传递不停歇
活动的尾声,是新征程的起点。当一个个承载着移通学子深情的包裹被郑重装箱,一条连接重庆与新疆的常态化公益纽带也由此建立。我院青协将持续跟踪物流并反馈情况,确保温暖的闭环传递。更重要的是,此次 “专业支队引领、班团集体响应、线上线下联动” 的成功模式,为我校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此次公益行动,是对“完满教育”理念的深度践行。它成功探索了一条将思政教育、公益服务与基层班团建设相融合的新路径,充分彰显了学校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方面的显著成效。未来,学院将继续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让青春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撰稿:周高华 李艳林
摄图:袁诗艺 李子聪
编辑:李卓洋
初审:朱芷萱 陈明燕
复审:徐培馨
终核: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送“我”回家失物招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 2023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7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