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数据学院

【大数据异科】049期|跨界携手逐光影,《山问》入围励初心 —— 异科导师谭雪开展学生 AI 创作实践活动

为深化异科融合育人实践,提升学生跨专业创新能力,异科导师谭雪带领其异科小组的学生高建欣、张芸惜、彭蝶耘、蒲佳佳积极响应2025古剑山·大学生AI影像创作大赛的创作号召,利用暑期时间创作出AIGC作品《山问》,并成功入围大赛。11月12日晚,在谭老师的指导下,异科小组的4名成员参与了在綦江校区万画影城巨幕厅举办的大赛入围作品展映活动,她们的作品《山问》在众多展映作品中精彩亮相,活动同步开展了专属创作分享交流环节。


《山问》以 “空心村” 遇上 “返乡潮” 为背景,讲述青年医生林远山归乡后,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坚守中医初心、创新传承方式的故事。影片中,林远山将祖父的节气智慧融入茶包,打造 “共享药圃”,生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用专业扎根乡土、让传统活在当下的责任与担当。作为首次接触 AIGC 影像创作的跨学科团队,四位同学在谭雪老师全程指导下,从零开始探索 AI 技术应用,将乡土实景与数字创作相结合,既保留了人文温度,又实现了影像语言的创新表达,最终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成功入围。

当晚展映现场座无虚席,包括《山问》在内的多部入围作品依次亮相,各有特色。《山问》凭借细腻的 AI 影像呈现,将青石村的变迁、青年医生的坚守娓娓道来,直击人心,引发观众对传统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深度思考。展映结束后,高建欣、张芸惜等团队成员登台分享创作历程,坦言此次是首次涉足 AIGC 影像领域,从最初对技术的陌生、团队沟通的磨合,到一起深入乡村调研选题、反复调试 AI 创作参数,每一步都充满挑战与成长。“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用 AI 技术进行影像创作,入围和展映对我们来说是意外之喜,更是巨大的激励。” 团队成员分享道。活动结束后,谭雪老师私下与小组同学深入交流,对大家首次挑战 AIGC 影像创作就成功入围的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贴心鼓励同学们:“跨学科协作本就是一场双向成长,你们在陌生领域的勇敢探索、在创作中的彼此包容,比作品入围更有价值。” 此外,谭雪老师还与同学们约定,后续将继续携手深耕影像创作,聚焦更丰富的主题,打磨更优质的作品,在实践中沉淀技能、积累经验。

此次《山问》入围大赛并参与展映、荣登新华网,不仅让更多人看到了我校异科班学生在 AIGC 影像创作领域的潜力与创新实践,更彰显了学校异科融合育人模式对学生的培养成效。对于首次接触该领域的同学们而言,协作磨合、技术探索、赛事竞争的历练,以及谭雪老师的全程指导与鼓励,都成为了宝贵的成长财富,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在跨专业领域继续探索的信心。未来,谭雪老师将继续深化异科融合育人,为学生搭建更多接触新领域、参与实践创新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跨界探索,在师生携手共进中产出更多优秀作品,传递新时代青年的创新力量与责任担当。

摄图:刘安东

撰稿:谭雪

编辑:张旭

初审:张旭

复审:张旭

终审:阙小梅

大数据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