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菜里面,蕴含着不简单的爱。一餐一饭间,人间烟火气在升腾;一言一谈中,欢声笑语在绽放。无论是热气腾腾的牛油火锅,或是鲜香麻辣的田鸡干锅,还是滋味无穷的小炒菜,都能给我们带来沁人心脾的暖意。
在快节奏的学习与生活中,慢下脚步与同伴一起分享美味,会成为我们一天里的“能量加油站”。近日,计算机学院全生异科导师刘岩与全生星火班的同学们开展了共膳计划。在餐桌上聊天、交流,思维的火花在碰撞,灵感的枝桠在萌发。同伴们的建议会让我们茅塞顿开,长辈们的见闻能给我们开辟新的天地。

饭桌,是自古以来拉近距离的最好方法。作为中国人,共同进食,围坐一桌,即为承认彼此为友。为联络维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交流。蕴含丰富营养的食物,是人们一天的能量集结。一天辛勤的学习、工作间隙,与同伴分享一顿美味成了最美好的期待。从餐桌上建立起来的友谊,也因此更能获得多巴胺的青睐。
师生共膳的初衷很简单,只是希望在尽可能不影响同学日常行程的前提下,为大家提供一次相聚的机会。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共膳并不在于“膳”本身,而是在“共”中交流感情,拉近距离。本次共膳也无疑是师生拉近距离的一个不错的平台,同学们回顾了在学生组织中的成长和改变。

回顾大学,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懵懵懂懂做着梦过去的,脑海中会时常冒出各种各样的泡泡,什么都要尝试,什么都觉着新鲜,因此所有的功夫都忙着赶热闹去了,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想干什么,该干什么和适合干什么。到了大二,激情澎湃过去了,而人生的目标还没有找着,个人的优势还没有确立,所以总是觉得很迷茫,于是白天稀里糊涂地混日子,夜晚躺在床上灵魂拷问自己到底要干什么。
对于大三学生来说,如何给自己正确定位很关键。异科导师分享到,今后选择什么样的路所需要做的准备也是有所区别的,比如找工作的人平时更应该多关注社会信息。坚持每天都要听听或看看新闻,常买些时事类的报纸杂志看看,实在没经济条件可以多往图书馆跑跑,多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总结别人的看法,再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师生相聚,美食相伴;烟火人间,风味长存。再简单的食物也有自己的灵魂,再纯粹的话语也有独特的味道。全生异科导师希望同学们在共膳中能收获快乐,遇见志同道合的同路人,留下一份难忘真挚的回忆。
图、文:全生星火班
指导老师:刘岩
计算机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