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计算机学院

【志愿服务】志愿青年进社区,慰问老兵传温情

在寒冬腊月,当大多数人还在温暖的室内躲避严寒时,有一群志愿者却怀揣着一颗火热的心,踏上了温暖社区老人的旅程。此次调研之旅旨在通过与老一辈革命战士深度交流进一步推动社区发展,助力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这既是学校推进社区与学校联动育人的良方,也是发挥学校志愿服务职能的绝好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志愿者们与社区搭建起了桥梁,与居民携手共筑和谐社区,让这个寒冷的冬天充满温情与希望2024年12月8日,计算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动计算机流动服务支队携手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5班带着满满的关怀与祝福,一同走进綦江登瀛社区调研当地文化并采访了三位退伍军人。

在讲桌上,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当地居民进行沟通,对接民众需求,对未完善的计划进行修改补充,碰撞出创新思绪,坚持服务从实处来,折射到群众。沟通得知,一直以来綦江登瀛社区所做的事都让老百姓十分满意,这也让志愿者对此次的工作有了明确方向。当天我院志愿者还前往了登瀛赶集现场,密切走进群众生活,了解到勤劳生活中的群众更偏向自力更生,这既是我们志愿活动开展的难点,也是为人民服务要从细处出发的最好诠释,志愿者只有在困难中扎实服务,才能于成功处生花。

此外,我们有幸采访了三位上过战场的老人并赠送了他们一人一幅书法作品。刘应详老同志已年过八旬,回忆起战场岁月,刘老思绪万千,他在越南战场上无所畏惧,不怕牺牲,身上的一处处伤疤无不体现着他为国奉献的大义。他目光坚定,有着许多对退伍的感触,他用自身经历告诫青年们“苦可炼人,不做贪官”。如今,他安享和平生活,希望青年传承爱国奉献精神,大学生志愿者积极服务社会,于奉献中成长。

王太才老同志年近九旬,同样难忘战场上的生死与共,胸口时常挂着的那枚勋章,是他最为骄傲的荣耀。作为解救军,更多的是以身犯险,王老看着国家日益繁荣,心中很是欣慰,他希望新青年珍惜时光,努力学习,鼓励大学生志愿者从先辈经历中汲取力量,用心服务,培养担当,传递温暖。

王勇高老同志当了三年兵,头发已然花白。王老作为工程兵,战争的残酷让他深知和平弥足珍贵,他曾在高山中修路,于炮火中穿梭,哪怕再苦再难,也从未想过放弃。在谈话过程中他说:“要是回到过去,我想为国家做得更多。”最后,王老寄语大学生,希望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发扬崂山精神,在志愿服务里锤炼团队与服务意识,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连,传递温情与正能量。

这些老兵,是历史的见证者与讲述者。他们的话语,是对青年的鞭策。当代大学生志愿者及广大青年应铭记历史,以老兵为榜样,在志愿服务与社会建设中挥洒青春汗水,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让老兵的精神在新时代永放光芒,奏响青春奋进的最强音,这次交流也让我们更有传承志愿精神的决心,为我们志愿者和社区的长期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不忘初心,践行老一辈革命战士的建议与期望,让社区与青年志愿者的发展前路愈发光明!

 

 

 

计算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

撰稿:石姚 古万涛 李静

拍摄:梁佳乐 李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