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就业】“青春绽西部,热血铸芳华”——綦江校区“校友·成才”主题论坛第37期暨计算机学院校友面对面第2期

2025年3月21日14:30,綦江校区“校友·成才”主题论坛第37期暨计算机学院校友面对面第2期活动于瀛溪书院·回声报告厅圆满举办。本期活动以“青春绽西部,热血铸芳华”为主题,特邀扎根西部基层的校友朱喆重返母校,分享从技术学子到基层服务者的蜕变历程。活动吸引众多计算机学院大二至大四学子现场参与,共同聆听代码与热土交织的青春故事。

活动伊始,朱喆以“用专业丈量西部,以热血回应时代”为引,开启分享。他结合自身参与“西部计划”的经历,系统讲解了西部计划的核心政策框架。朱喆介绍,西部计划是国家引导青年服务基层的重要平台,覆盖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志愿者通过专业技术支持地方发展。他特别提到,政策为志愿者提供基础生活保障、职业培训机会及服务期满后的就业支持,助力青年在基层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朱喆结合图文资料,进一步阐释西部计划在重庆地区的落地模式。自2003年起,重庆多个区县结合本地需求,推出与全国计划衔接的地方项目,为志愿者提供多元服务岗位。他概括性说明政策的核心优势:“无论是岗位分配还是资源支持,西部计划都致力于让青年在基层‘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通过简要案例,他展示了志愿者如何利用技术助力乡村数字化建设,例如优化政务流程、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等。现场学子专注记录政策要点,不少同学对参与条件与申请流程表现出浓厚兴趣。

朱喆提到职业选择的心路历程:“初到西部时,我也曾因环境落差而迷茫。但一次次看到老乡因数字化政务少跑几十里山路,孩子们因编程课点亮眼中的光,我找到了坚持的意义。”他特别提到,基层工作不仅需要技术能力,更考验沟通协作与问题解决的综合素质。

自由问答环节中,学子们围绕“基层服务的核心能力要求”“职业规划与政策支持的平衡”等提出疑问。朱喆结合自身经验,强调“适应力与学习意愿”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基层是青年成长的沃土,政策的支持将为你们保驾护航。”

本次活动通过政策解读与真实叙事,为计算机学子打开了一扇看见多元职业可能的窗口。未来,计算机学院将持续搭建校友交流平台,引导更多学子将专业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撰稿:尹文萱

摄影:尹文萱 李尚武 杨谨铭 张 檬

编辑:甘思远

初审:杨婷

复审:张雄

终审:周俊

计算机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