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博,男,重庆移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5届毕业生。大学期间曾考取“HCIA华为认证ICT工程师证书”。如今,他以外包身份成功入职中国电信重庆分公司客服服务中心智慧运营部,负责业务支撑与数据运营、能力建设与开发工作。

签约单位:中国电信重庆分公司客服服务中心智慧运营部
单位介绍:中国电信重庆分公司客服服务中心智慧运营部以“数据驱动、智能服务”为核心,聚焦业务支撑与数据运营、能力建设与开发,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客户服务效率与质量。部门涵盖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等前沿领域。
所任职务及主要工作内容:业务支撑与数据运营岗(外包身份),负责业务系统开发优化、数据清洗与分析、智能工具研发及跨部门协作支持。

能力版图:技术筑基、实战赋能与破界突围
张荣博的职业成长由三大核心模块构建而成:技术筑基、实战赋能、破界突围。
技术筑基:竞赛锤炼硬核实力
常规竞赛小试牛刀,在2023年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张荣博凭借数据分析模型优化助力团队获重庆赛区二等奖。
国家级赛事能力突破,在第十届“泰迪杯”数据挖掘比赛中,他带领团队从全国千支队伍中突围,以海量数据价值挖掘方案斩获全国二等奖。多维技术拓展,通过第十七届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开发智能校园管理系统获重庆市二等奖;通过华为HCIA认证,夯实ICT工程师技术壁垒。
实战赋能:实习锻造行业洞察
物联网实战锻造实力,在白银银珠电力集团实习期间,主导物联网设备功能与性能测试,优化产品兼容性方案,技术文档获团队高度认可。全栈开发进阶,在成都国信安参与在线教育平台开发,运用多线程技术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优化SQL查询及缓存机制使查询效率提升70%,并独立完成用户认证模块开发。
破界突围:打破外包身份桎梏
在开发在线教育平台项目中,他负责关键的用户认证模块。通过运用多线程技术,成功提升系统响应速度;优化SQL查询并引入缓存机制,将查询时间缩短70%。作为小组负责人之一,他积极协调前后端开发,保障项目按时交付,还参与跨部门沟通,提升了沟通协作能力。实习结束时,他撰写的《项目开发总结报告》获得指导老师的认可,这段经历让他在技术和职业素养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证明外包身份同样能驱动技术创新,并以高效交付能力赢得内部团队信任,突破职业天花板。

N次投递与外包标签的博弈
张荣博坦言,学历背景与岗位性质成为初期阻碍。当得知中国电信重庆分公司的招聘信息后,他深入了解公司业务和岗位需求,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精心准备。他通过三项策略破局:
精准定位:聚焦国企与技术密集型岗位,利用中国电信“数据运营”岗位需求匹配自身竞赛与实习经历。
简历重构:将“奖项堆砌”转为“能力标签化”,突出“数据挖掘全国TOP10”“系统优化70%效率提升”等关键数据,简历回复率提升35%。
面试反客为主:自信展示自己在技术开发、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最终脱颖而出,成功获得这份工作。
从外包到核心项目主导者的逆袭
在很多人眼中,外包岗位似乎存在发展受限等问题。然而,张荣博却不这么认为。其实在他看来在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先就业再择业是一种务实的选择。只有亲身体验工作内容和环境,才能判断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入职后,他发现外包岗位同样能接触到公司的核心业务,“有机会参与重要项目,与优秀的同事共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他用实际行动打破了对外包岗位的偏见,证明了只要努力,在任何岗位都能发光发热。入职后,他主导开发客服中心智能工单分派系统,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将工单处理效率提升40%;设计的数据可视化看板被纳入部门年度优秀案例。凭借技术贡献,他获推参与内部人才池选拔,成为首批外包转正候选人。

结语:在质疑中铸就技术护城河
建议大家在大学期间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和项目,积累实际操作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多考取相关的技能证书,增加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在求职过程中,不要被固有观念束缚,比如对外包岗位的误解,要勇于尝试不同类型的工作机会。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求职挫折不要轻易放弃,持续调整和提升自己,相信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开启精彩的职业生涯。
撰稿:张荣博、戴小梅、苏畅
摄图:张荣博
编辑:甘思远
初审:杨婷
复审:张雄
终审:周俊
计算机学院就创助理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