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志愿】“锋向标|”“暖‘童’相伴,共筑成长梦 ”

献是青春的底色,陪伴是无声的诺言。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班级的辅导员带领19名志愿者于3月28日走进万兴小学,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心理疏导和暖心礼物,为孩子们带去欢笑与关怀,用实际行动传递爱与责任。为50位留守儿童带去温暖,开展“暖‘童’相伴,共筑成长梦”主题关爱活动。

精心筹备:以专业与爱心筑牢活动根基

活动前,班级成立专项筹备小组,与万兴小学深入沟通,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需求,进而切实为其设计了一些有趣的心理疏导活动。为此,班级特邀我校阳光心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的同学和我班班团开展专题培训,给予留守儿童心灵的抚慰。同时,班委发起了志愿征集,号召同学们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去;部分同学还自发利用课余时间为此次活动出谋划策、采买物资。 大家都努力为志愿尽一份力、发一份光!

陪伴伴行:以关爱和陪伴叩响心灵之门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以“时刻引导关注”的形式与孩子们展开互动。在“破冰”环节,通过“开展心理课堂”的方式引导小朋友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故事,志愿者们分别与小朋友们互动,通过玩小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小朋友释放压力,掌握简单情绪管理和压力释放方法,培养积极心态和健康心理。让孩子们逐渐敞开心扉。

雷锋课堂:让精神扎根心田

志愿者以讲述“雷锋的故事”为媒介,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孩子们思考“什么是雷锋精神”、“如何从小事践行雷锋精神”。互动环节中,孩子们踊跃发言:“我要帮同桌学习!”“我想为班级做贡献!”稚嫩的话语传递出对善意的向往。志愿者们也为善良的孩子们送上了小玩偶作为奖励,滋润着他们幼小的心灵,为善良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生命起源:探索生命的奥秘

为丰富留守儿童的科学视野,激发探索精神,特邀到我校阳光心理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的同学在志愿活动中增设“生命起源”科普小课堂。通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问题引入,趣味讲解、互动交流,帮助孩子们了解地球生命的诞生与演化,培养科学思维与好奇心。

创意工坊:让梦想自由绽放

每一份童真都值得被呵护,每一份创意都蕴藏成长的力量。”在本次活动的创意工坊中,志愿者们以手工为媒介,搭建起与孩子们心灵对话的桥梁。通过拼图、粘土与面具DIY三大主题区域,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自由创作。在拼图区,孩子们与志愿者合作完成“星空拼图”,锻炼观察力与团队协作;粘土区:彩泥化作花朵、小动物,承载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面具DIY区,空白面具经彩笔勾勒,变身“超人”“小公主”,孩子们戴着作品自信展示,笑声洋溢全场。志愿者们的轻声鼓励与并肩协作,让手工课堂成为一场“无声的心理疗愈”,见证童心在温暖中绽放。

志愿精神与心理关怀的双向奔赴

“留守儿童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支持,更是情感共鸣和持续关注。”活动志愿者表示。本次活动通过“前期调研—专业培训—精准服务”的闭环模式,既展现了青年志愿者的社会担当,也探索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志愿服务的融合路径。未来,班级将持续开展诸如此类的陪伴计划,为留守儿童搭建长效关爱平台。

此次万兴小学之行,不仅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也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内核。以心暖心,以爱育爱,这场跨越年龄的对话,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点亮了一盏温暖的灯。

撰稿:顾婉莞

摄图: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班

编辑:甘思远

初审:杨婷

复审:张雄

终审:周俊

计算机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