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异科】202期|“绘感恩,翱翔青春” ——记计算机异科导师活动

2025年4月2日,学校足球场上空飘扬着数十只彩绘纸鸢。计算机学院的异科导师彭兰萱引领着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6-17班的同学们,共同打造了一场名为“绘感恩·翱翔青春”的主题教育活动。该活动以“非遗活化+沉浸体验”的创新形式,为传统的思政教育注入了青春的活力。

百人齐唱拉开感恩序幕

活动在《感恩的心》的集体大合唱中正式开始,悠扬的旋律与春日的微风相互交织。彭兰萱老师通过“纸鸢文化微课堂”,追溯到两千年前墨子制作木鸢的匠心传承,讲述了风筝与感恩之间的文化联系,使同学们了解到风筝在古代被称为“纸鸢”,在古时候承载着思念与祝福的寓意,为本次活动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创意手绘,绘制感恩画卷

活动引入“三维创作空间”设计:通过两人合作的方式进行风筝DIY设计,风筝的主画面采用丙烯彩绘来捕捉感恩的瞬间,而风筝的主题部分则描绘出心灵所向往的方向;尾翼部分被设计为成长宣言区;在隐藏区域中,暗藏着时光信件,封存着对四年后自己的期望。

分享竞技,传递感恩力量

随着创意手绘的结束,接下来是作品展示环节。每组同学有30秒时间进行路演,分享他们的设计理念。紧接着,放飞风筝的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通过双人协作放飞风筝、在空中绘制“感恩”的轨迹等任务,不仅锻炼了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让感恩之情在阳光下自由翱翔。

最终,根据创意设计、放飞高度和感人故事三个维度,将分别评选出至臻匠心奖、凌云壮志奖和温暖传递奖。

特色环节,延续感恩温度

活动的最后还设有多个特色环节。时间胶囊环节中,同学们将手写信封放入时光箱,约定共同在2027年毕业季再次开启。此次活动将传统民俗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深化了学生们的感恩意识,培育了学生们的工匠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撰稿:陈悦粒

摄图:陈悦粒

编辑:彭兰萱

初审:彭昇

复审:周靖鱼

终核:周俊

计算机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