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异科班级间的交流互动,营造轻松和谐的师生氛围,4月10日,陈师芹老师与李子涵老师带领2023级智能科学与技术1、2班及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4班的同学们,在古剑书院龙泉·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异科趣味团建”活动。活动伊始,李子涵老师致辞表示:“跨学科交流是打破思维壁垒、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希望同学们在趣味互动中不仅收获快乐,更能感受到不同学科碰撞出的火花,让合作与分享成为成长的催化剂。”

篇章一:识图辩地名——智慧与默契的碰撞
活动首环节以“识图辩地名”拉开序幕。同学们分为四组,通过辨识图片中的标志性建筑、自然景观或文化符号,竞猜对应地名。游戏既考验知识储备,也考验团队协作能力。现场气氛热烈,各组队员争分夺秒、集思广益,最终由答对题目最多的小组摘得首轮桂冠。

篇章二:谁吃了芥末饼干?——演技与观察力的较量
随后的“谁吃了芥末饼干”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两组成员轮流品尝饼干,其中仅有一人吃到隐藏的“芥末炸弹”。参与者需通过细微表情和动作判断“幸运儿”,而吃到芥末的同学则需以精湛演技“瞒天过海”。游戏过程中,同学们或捧腹大笑,或紧张屏息,在互动中拉近了彼此距离。

篇章三:谁是卧底——逻辑与推理的角逐
压轴游戏“谁是卧底”分为两组展开。每组成员需根据关键词描述推断“卧底”身份,而卧底则需巧妙隐藏、混淆视听。游戏不仅考验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更让同学们在“斗智斗勇”中感受到团队信任与策略的重要性。

表彰优秀 凝聚前行力量
经过三轮激烈角逐,田莹莹、吴开玉等同学凭借敏捷思维与出色表现脱颖而出,获得“优秀个人”称号。陈师芹老师在总结中表示:“本次活动不仅是课堂外的延伸,更是跨学科交流的桥梁。希望同学们将团建中的协作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共同成长。”

此次异科团建活动以趣味为载体,以融合为目标,通过多元互动打破学科壁垒,为师生搭建了情感联结的平台。未来,陈师芹老师和李子涵老师将继续探索创新教育形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撰稿:罗思彤
摄图:于珂、袁渝华
编辑:陈师芹、李子涵
初审:彭昇
复审:周靖鱼
终审:周俊
计算机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