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就业】“法治护航就业路: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南”------计算机学院权益维护工坊第二期

2025年5月9日14:00,计算机学院权益维护工坊第二期“法治护航就业路: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南”活动于玉棠书院·扎堆朋辈空间顺利举办。本次活动聚焦同学们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与权益保护问题,特邀就业创业导师库成员刘达老师担任主讲,通过法律条款解析、典型案例分析与互动答疑,为同学们系统普及职场法律知识,助力其筑牢权益防线,从容应对就业挑战。

活动伊始,刘达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风险。他通过一份标准劳动合同的逐条解读,揭示了隐藏在条款中的潜在陷阱,例如模糊的薪资结构、不合理的竞业限制以及违规的试用期约定等。刘达老师强调,法律是保护个人权益的最强武器,但前提是必须主动了解并正确运用相关法律条文。他提醒在场学生,签约前需仔细审阅合同内容,对存在疑问的条款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避免因疏忽陷入被动局面。

在案例分析环节,刘达老师通过多个真实纠纷案例,还原了大学生在求职中可能遭遇的典型问题。例如,部分企业利用三方协议中的模糊条款设置高额违约金,或通过“自愿放弃社保”等不合规操作侵害学生权益。针对这些问题,刘达结合法律法规,详细阐释了合法维权的路径与方法。他指出,同学们在面对侵权行为时,应学会保留证据、厘清法律依据,并通过劳动仲裁等合法渠道积极主张权益。

互动答疑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围绕实际求职中遇到的困惑踊跃提问,例如如何处理企业提出的“阴阳合同”、如何应对试用期无故辞退等。刘达老师逐一解答,并反复强调“法律不保护权利的沉睡者”——唯有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及时采取行动,才能真正捍卫自身权益。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竞业协议范围过宽、实习期权益保障不足等问题,刘达老师通过法条解析与案例对比,提供了清晰的应对策略。他提醒学生,职场中的每一份协议都需谨慎对待,必要时可寻求学校的支持。

活动尾声,刘达寄语在场学子:“职场不仅是能力的竞技场,更是权益的守护站。唯有知法、懂法、用法,才能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本次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同学们揭开了职场法律的神秘面纱。活动不仅传递了法律知识,更强化了同学们的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未来,计算机学院将继续深化权益护航行动,通过系列讲座,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其在职业发展的征程中自信前行。

撰稿:吴  

摄图:吴  

任  帅

杨谨铭

初审:杨  婷

复审:张  雄

终审:周  俊

供稿单位: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