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17 日傍晚六点,夕阳为子师湖镀上一层暖金,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子师湖广场人头攒动、活力涌动,“晚间玉棠” 体质提升计划第六期活动在此正式启幕。作为计算机学院持续开展的品牌体育活动,这次依旧吸引了近 200 名同学主动参与,旨在通过 “师生同运动” 的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运动热情,让规律锻炼成为校园生活的常态。
活动开始,计算机学院体育协会指导老师宋瑶率先登台,以 “运动与成长同行” 为主题展开动员。他面带微笑,用贴近学生的话语分享运动心得:“同学们每天在教室、实验室久坐学习,身体很容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一场简单的跑步、一次舒展的拉伸,就能帮我们释放压力、恢复活力。体育活动从来不是‘额外任务’,而是让我们以更饱满状态投入学习和生活的‘能量补给站’。” 宋瑶老师结合日常观察,提到不少同学因缺乏运动出现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他鼓励大家抓住 “晚间玉棠” 的契机,走出宿舍,在运动中结识伙伴、磨炼意志,用汗水浇灌健康的青春。

宋瑶老师的讲话刚落,现场便响起热烈掌声,周俊院长随即走上发言台,将焦点聚焦在 “体测与日常运动” 的关联上,句句恳切地动员同学们动起来。“体测成绩是大家身体素质的体现,但它不该是我们运动的‘终点’,而应是‘起点’。” 周俊院长语气坚定,“很多同学觉得‘体测前突击锻炼就行’,但真正的健康,靠的是长期坚持。学院之所以持续办‘晚间玉棠’,就是想给大家搭建一个轻松的运动平台,让跑步、锻炼像吃饭、学习一样自然。” 他特意提到,自己和另外两位院长会全程领跑,就是想以实际行动告诉同学们:“运动不分年龄、不分身份,只要愿意迈出第一步,就能收获健康和快乐。” 这番接地气的动员,让现场同学备受鼓舞,不少人已经开始活动手脚,期待着接下来的跑步环节。

讲话环节结束后,宋瑶老师迅速切换到 “运动指导模式”,带领同学们开展科学热身。“先活动头部,缓慢转动,避免头晕;肩部绕环时,幅度要适中,感受肌肉舒展……” 他一边示范,一边耐心纠正。从手腕脚踝的小关节活动,到弓步走、后踢腿等动态拉伸,整套热身流程节奏紧凑又充满趣味,原本有些拘谨的同学,在宋瑶老师的带动下逐渐放松,广场上满是欢快的笑声和整齐的动作声,大家的身体也慢慢 “热” 了起来,为跑步做好了充分准备。

“预备 —— 跑!” 随着一声清脆的指令,最受期待的跑步环节正式开始。本次跑步路线沿子师湖铺设,1500 米的路程串联起湖边的绿树与波光,风景宜人。令人动容的是,周俊院长与另外两位院长早已站在队伍最前方,穿着轻便的运动服,身姿挺拔。开跑后,三位院长始终保持着平稳的步伐,既不刻意加快速度,也没有丝毫懈怠,时不时转头看向身后的同学,用眼神鼓励大家。“加油!跟着节奏来,别着急!” 周俊院长的声音清晰地传到队伍中间,不少原本有些吃力的同学,听到院长的鼓励,又重新调整呼吸,坚持跟上队伍。有的同学并肩奔跑,互相分享运动技巧;有的同学放慢脚步,陪着体力稍弱的伙伴慢慢前进;还有同学拿出手机,记录下院长与大家一同奔跑的温馨画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同学们的脸上,汗水浸湿了衣衫,却挡不住每个人眼中的光芒。三位院长全程没有掉队,跑到终点时,虽然额头也渗着汗珠,但依旧笑着向冲过终点的同学鼓掌,这一刻,师生之间没有距离,只有运动带来的热血与默契。



跑步结束后,同学们稍作休息,宋瑶老师便组织大家开始拉伸放松。“双腿伸直,身体慢慢前倾,感受小腿肌肉的拉伸,保持 15 秒……” 他逐一指导腿部、腰部、背部的拉伸动作,还特意提醒:“运动后拉伸很重要,能缓解肌肉酸痛,避免第二天浑身僵硬。” 同学们整齐的站在广场上,跟着宋瑶老师认真练习,有的同学还互相帮忙按压肩膀,现场氛围格外融洽。经过 10 分钟的拉伸,大家紧绷的肌肉逐渐放松,疲惫感也消散了不少。

活动的最后,宋瑶老师进行总结发言。“今天看到大家在院长的带领下一起坚持跑完,真的很开心!” 他笑着说,“‘晚间玉棠’办到第六期,越来越多同学愿意主动参与,这就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希望大家把今天的热情延续下去,哪怕每天只跑半小时,只要坚持,就能看到变化。” 随后,全体师生齐聚子师湖旁的广场,三位院长站在队伍中间,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随着相机 “咔嚓” 一声,这张充满活力与温暖的合影,定格下 “晚间玉棠” 第六期的美好瞬间。

此次 “晚间玉棠” 体质提升计划第六期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同学们在运动中收获了健康与快乐,更通过 “院长领跑” 的暖心举动,拉近了师生距离,传递了 “全民运动、终身锻炼” 的理念。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下,“晚间玉棠” 会成为校园里一道永不褪色的活力风景线,让健康与运动的种子在每个同学心中生根发芽。
撰稿:王乐乐
摄图:刘卓
编辑:李瑛杰
初审:庞越
复审:张雄
终审:周俊
计算机学院学生会体育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