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异科班拨开就业迷雾、找准职业方向,2025年11月3日,吕凤杰老师从行政岗位转战教学课堂,以“竞赛赋能·规划领航”为主题,为计科异科17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兼具实战干货与思想启发的专题分享。
“竞赛不是纸上谈兵,是在一次次试错中打磨真本领。”讲座开篇,吕凤杰老师结合自身创建机械设计制造工坊的亲身经历,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的备赛故事娓娓道来。他细致拆解了从“组队搭班子”“头脑风暴定方案”到“熬夜打磨作品”的全流程,尤其分享了团队攻克技术难点时的那段热血时刻——连续数周驻守工坊反复调试,不分昼夜,最终不仅斩获重庆市二等奖,更一举实现学校在该赛事省赛一等奖上的“零突破”。鲜活的案例、真情的流露,和深刻的感悟,让在场的同学们对学科竞赛有了从“模糊认知”到“清晰向往”的转变,深刻理解了“协作中成长、突破中提升”的竞赛真谛。


谈及大学生最关心的职业规划,吕凤杰老师紧扣当前就业形势与行业动态,给出“技能深耕+实践积累”的双轨发展建议。他以自己曾担任学生自治委员会活动实践部部长的经历为例,生动说明学生工作与学科实践的“化学反应”:组织活动时的沟通协调、统筹项目时的细节把控,这些在实践中锤炼的能力,正是企业招聘时格外看重的“核心素养”。同时,他特别提醒同学们,要主动“踮脚看行业”,通过实习、校企合作项目提前积累职场经验,让自己在就业竞争中“手里有活、心里有底”。


这场将竞赛经验与就业规划深度融合的分享,因真实案例而有温度,因实用建议而有分量。听完讲座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不仅掌握了备赛的“方法论”和就业的“加分项”,更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有了清晰定位,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明确的目标,在学业与职业的赛道上稳步前进。
撰稿:吕凤杰
摄图:吕凤杰
编辑/初审:吕凤杰
复审:张雄
终核:周俊
计算机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