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重庆移通学院信息安全学院20210201团支部以“支部+社团”的形式与重庆移通学院博雅协会联合开展了清明节主题活动:只此青绿·风“清”景“明”。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传统节日,也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寓意着气候变得暖和,万物吐故纳新,大地春和景明,正是踏春扫墓与品食艾草青团的好时节。

【风“清”景“明”,勿忘历史先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雨被赐予大地,于是万物都有了思念,人们会在清明思念亲人,这是独属于清明的一份思念之情。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 这一百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从贫困落后走向了繁荣富强。吃水不忘挖井人,大学生时时缅怀革命先辈,才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通过前往綦江烈士陵园,增强同学们对烈士的敬意,缅怀先烈,勿忘历史。

风清景明,勿忘历史先烈,4月5日上午九点,21级物联网工程1班与协会走进綦江区烈士陵园。对烈士致词、默哀,并在烈士雕像下和烈士墓碑前庄严肃立地向烈士敬献鲜花,深深地三鞠躬默哀,表达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深刻缅怀革命先烈的感人壮举和丰功伟绩。

同学们仔细看过一个又一个的烈士碑,用脚步追寻先辈的红色记忆,遥想先辈的英雄事迹。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革命先烈的生命虽已逝去,但他们英勇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永存。我们将铭记英雄、学习英雄,弘扬英烈精神,将英烈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传承他们的政治品格和赤子情怀,奋战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只此青绿,请食艾草青团】
在旧俗中,人们在清明这天不仅会扫墓祭祖,而且还会进行制作艾草青团。在活动里,通过制作艾草青团,提高同学们对舌尖上的“清明”的认识与感受。
下午一点半,活动负责人一手挎着一背包青团材料,一手拿着蒸笼先来到綦河书院2号楼共享厨房进行准备。再在活动群聊里吆喝一声,更多同学来到厨房帮忙。

女生们把小麦粉与糯米粉以3:7的比例放好,加入适量艾草粉,再加入温水,男生们便开始和起面来。

为青团准备了红豆沙、肉松和咸鸭蛋黄。把面团分发给洗好手的同学,便开始做青团了。从面团上拿一小块搓成圆形,再压扁,然后把四周围再翘起来一点,接着用勺子盛了一点馅放在绿色粉饼的中间,把馅裹起来,一个带馅青团便做好了。

有的同学因为第一次做青团把握不好皮与馅的量,青团因为“皮薄馅大”而裂开,也有的同学有做饭经验,对青团的制作便是驾轻就熟。但是大家相互帮助,共同学习,做出更完美的青团。

不一会儿,桌子上面摆了大家的青团作品。有经典的圆款青团、新颖的饺子青团和花卷青团,还有可爱的小猪青团、小青蛙青团。

把青团放进锅里蒸,蒸好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都评价甜口青团柔中带甜,咸口青团给味蕾带来惊喜,太美味了!

大家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青团别提有多高兴了,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的生活果真更甜蜜。

活动结束后,大家澎湃的心还未宁。
张建容同学:我来到烈士陵园,看着一个个陌生而熟悉的墓碑,心中无比激动。想象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和平的年代,更加激励我要志存高远,加强本领,敢为同学先,以我们青年的力量保卫家国!
瞿凤君同学:一口青团一口春,揉面团,包馅料,上锅蒸,三步到“胃”!当冒着热气的青团出锅那一刻,香气扑鼻,满满的成就感!
冯婷老师:很感动大家会自主的举办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不仅缅怀历史先烈,更传承中国的传统美食。希望大家更多地关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保持旺盛又持久的活力!
风清景明,勿忘历史先烈;只此青绿,请食艾草青团。百年过去,中华大地上,抗战的烽火硝烟早已不在,作为中国大学生应永世不忘,永远铭记,为浴血奋战的人民英雄致敬!为永不屈服的民族脊梁致敬!不仅仅是“清明”,更是中国所有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值得我们了解与传承。悠悠千载,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更是我们大学生的神圣使命。行动起来,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华夏文明薪火相传,延续千秋万世。

撰稿:谢林君
摄影:李明权、陈皓然
(信息安全学院20210201团支部供稿)
(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宣传部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