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信息安全学院

【84期|全生异科导师】央视《对话》栏目老友记:不服老的宗庆后 --信息安全学院2022级软工7班全生异科导师央视《对话》栏目观影记

说到娃哈哈集团,我们第一想到的是什么?是小时候喝到的可口的饮料?在国内如此具有影响力的集团,它的创始人又是如何优秀呢?面对这个问题,信安学院2022级软工7班组织了一次央视《对话》栏目观影及研讨活动,讲的就是作为中国“饮料大王”、2012年福布斯中国首富、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背后经历,让我们学习这些成功人士的创业历程和内在涵养。针对这一次的观影研讨活动,同学们深受触动,感悟颇多。

对于我们想要创业的年轻人来说,宗庆后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在创业道路上,作为大学生,往往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对市尝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常常盲目乐观,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相应的能力储备。对于创业中必然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既能看到成功,也能看到失败,既有创业成功的心理预期,又有创业失败的心理准备,这才是创业者应有的心态。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宗庆后所说的创业是需要感觉的,这种感觉是指能够对自己的创业,包括对于自身能力、人脉以及市场环境有充分的认识,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也有深刻的了解。所以我们大学生创业不要急于求成,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和准备是必要的。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能够将一个连他在内仅有三名员工的校办小作坊,打造成为饮料业巨头,这其中自然有着许多主客观方面的因素,但宗庆后对细节的重视,一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正是凭借着对细节的重视,才能使娃哈哈集团在商场上纵横驰骋、如鱼得水。可是,反观生活中的大多数人,虽然也为财富奔波,也为财富努力,甚至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可是却偏偏与财富无缘。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太急切了。他们一心想成大事、发大财、赚大钱,可是却不屑于关注那些小小的细节,岂知细节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些都是我们大学生应该向宗庆后先生好好学习的地方。

除了上面的两个因素外,娃哈哈集团的成功还给了我们另外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创业者还需要随时紧跟时代潮流,了解国内外当前较为新颖的产品,并把自己的产品定位为一流产品,不断的推陈出新,最好能够拥有专业的研发能力,这样才能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作为娃哈哈的第一款产品,创造了三年销售额破亿的商业神话,在不少80后、90后的心目中,娃哈哈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童年记忆。然而,随着饮料市场新品层出不穷,娃哈哈也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据宗庆后介绍,目前,娃哈哈的研究人员有100多人,很多都是博士、硕士,团队利用中医食疗与新生物工程,通过菌种发酵、酶制剂综合开发保健品。“我们主要开发睡眠产品、降三高产品、视力产品及大学生产品,老少皆宜。”宗庆后说:“我现在的梦想是做守护百姓健康,造福于百姓的百年老店。”宗庆后质朴的心理为他带来了成功,这可能与他的过往息息相关。真诚才是必杀技,获得了大众的信任,踏踏实实做事,这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背后那艰辛的人生经历,执着的创业精神,紧跟时代潮流的创新理念,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和鼓励,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有关人生职业的思考。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唯有艰辛的付出才有收获的喜悦,人生莫不如此,我们今天的大学学习生涯何尝不是如此呢?

撰稿:陈健男,陈振伟,申闯,王文杰,刘宇达

摄影:周远成

指导老师:徐晓

供稿:信息安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