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信息安全学院

【112期|全生异科导师】十月书香正浓郁,萦绕移通久弥香 ——记信息安全学院大咖阅读活动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为提高全体同学对大咖传记与阅读书籍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2023年10月25日,“一城秋雨豆花凉,闲倚平山望。”雨后,本次软件工程1班组织的大咖阅读分享会于小石潭功能活动室举行。

《叶茂中分享》——分享人:李意林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个令人洗脑的魔性广告词便出自叶茂中之手。这次李意林同学介绍了叶茂中的生平、主要成就与主要的作品,并简要描述了叶茂中的荣誉成就。使大家进一步的对叶茂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最后,李意林同学为我们分享了自己的个人感悟:

“叶茂中在自己身上践行他的营销理论和方法,通过自我包装、自我营销、自我炒作 ,使他成为了行业的品牌,从而站在了整个行业的顶端,这才是叶茂中纵横营销江湖几十年而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从叶茂中的成功我们不难看出,那就是实力重要,传播实力比实力更重要!”

所以,一个人的出身跟自身成就没多大关系,更多的还是要靠个人的奋斗 。此之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巴菲特转——奥马哈的天才少年》——分享人:李昊翔

“人生就像滚雪球,最重要之事是发现湿雪和长长的山坡。”这是巴菲特在读完《赚1000美元的1000招》学到“复利”后说到。李昊翔同学介绍了巴菲特如何在26岁的时候实现财富自由的历程。

正如我们小时候的梦想总是天花乱坠,天马行空,步入社会之后“实现财富自由”成了很多人真正的梦想,的确,只有实现财富自由之后才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可是想要实现财富自由又谈何容易?很多人忙碌了大半辈子还是金钱的“奴隶”。

而巴菲特,世界上第一个依靠投资成为世界首富的人,在26岁就已经实现了财富自由!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依靠投资成为世界首富的人。

《先定一个小目标,挣他一个亿——王健林》——分享人:丁俊毅

“先定一个小目标,挣他一个亿”这句脍炙人口的流行语正出自万达老总王健林之口。丁俊毅同学讲述了王健林的生平历程,并着重分享了王健林的三个事迹: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第一桶金

被鄙视,被拒绝却不放弃——五十几次的来回奔波

创新研究新模式——3年打了222场官司

最后,正如王健林所说的:“如果大胆去尝试,也许一半成功一半失败,但连尝试都不敢,那成功的机会就是零。”丁俊毅同学分享了他的感悟:没规划的人生叫拼图, 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

没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

小编说:

有人说,读传记犹如在修行。

修行讲究思维、心理、社会活动行为等由内到外的综合历练,功利一点讲,我不知道单看一本别人的传记,在自己没有经历过甚至以后可能也无从体会的世界中旅行,是不是有什么意义。

我不确定有,但知道又能获得一些什么,叫启发也好,叫影响思维视角也罢,总之,一本书,一个人的故事,会在某时某刻和自己发生了关系,并引起心波震荡,这本身就意义重大。

读传记很考验人的耐力,因为大多数传记都和跑步一样,枯燥无聊。

一个人漫长的一生,丰富的经历浓缩到一本书中,根据时间轴向前推进,有时候很难看出其鲜明的思想,风格和吸引人的地方。需要阅读的人自己从凌乱琐碎的记事中思考归类,抽丝剥茧,尽量找到便于自己享用的线索。

看成功的投资经验,发现有时候很难将人的性格、人的思维方式、人的行事风格拆分,因为内外关联相生。

成功者的缺点可能迥异,除天赋,家世等先天优势不谈,又有很多共性,如专注、坚韧、热情、独立思考、情绪稳定等等优秀品格,以及对自身对社会对行业对专业通透的洞见,等等。

正如巴菲特所说,一个人不需要面面俱到,但必须有自知之明。

撰稿:李昊翔

摄影:赖鸿熙

指导老师:边梦柯

供稿单位:信息安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