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灿,女,共青团员,信息安全学院2021级本科生。自2021年入校以来,她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她能做到认真努力学习,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比赛,勇于尝试,敢于挑战,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不断完善和提高自的知识面和个人素养。连续两年获得“移通优秀学生奖学金”,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重庆市一等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庆市选拔赛决赛一等奖、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人工智能类重庆市三等奖等省级奖项5项,第九届“互联网+”校内二等奖、校第六届程序设计大赛金奖等校级奖项15项,获“学风建设先进个人”“创新创业先进个人”“勤工助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7项。


勤为径·苦作舟·星辰大海是征途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她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她知道,学海无涯,要不断充实自己。因此,她经常主动深入研究各种领域的知识,扩展自己的学科广度。她热衷于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和工作坊,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思想和见解。而除了理论知识,她更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大一进校后,她就加入了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担任软件研发及站群运维的学生助理,负责开发和维护校内官方微信小程序指尖移通。“网信中心是梦开始的地方”她很感激学校勤工助学的平台上,在这里,她不仅是知识的获取者,更是实践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作为指尖移通的开发者之一,她对用户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通过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用户反馈,她不断改进小程序,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确保它能够满足广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多样需求。她参与设计和实现了一系列实用功能,如“綦江书院预约”,使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预约功能室等活动场地;“老师打卡”,为教职员工提供了便捷的考勤管理工具,提高工作效率。

知理论 勇创新 扎根实践出真知
学习之余,她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学科竞赛,在她看来,竞赛的重点不是结果,最美的风景总在奋斗的路上。她谈到:“我特别害怕失败,但我知道做总是比不做要好的。”面对每一次比赛,她都会认真准备,即使失败也将视为一次宝贵的经验,相比结果,她更享受过程。失败对她而言,并非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启发她更上一层楼的契机。于是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竞赛中,将每一场比赛都当作一个自我突破的舞台。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她与团队成员保持紧密协作,展现出高效而默契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深入分析问题,她带领团队深入挖掘问题背后的本质,不仅关注细节,还注重整体把握。这种系统性思考的方法使得团队能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竞赛问题,为解决方案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建模过程中,她敢于突破传统思维,采用独特而富有创意的建模方法。这种独到的思考方式为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打破了问题的局限,使得解决方案更为丰富和创新,最终成功解决调配84万条数据的问题,带领团队赢得省一等奖。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中,她将想法落实于行动,为帮助小农个体柑橘种植户或缺乏专业柑橘病害知识的群体识别不同的柑橘病害类型,她带领团队前往重庆市兰草台柑橘种植基地对柑橘病害进行实地调查,研发了基于病害检测与自动分拣的软硬件装置。

亲力为 善始终 热爱无休见成长
在我校“四位一体+双院制”育人模式的培养下,杨灿不仅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了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在志愿服务、竞技体育、艺术修养、社团活动方面得到全面培养。她曾担任大数据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组织校园活动20余项,包括组织诚信月活动,弘扬诚信价值;举办“众心防艾 全民禁毒”安全教育微课大赛,创建无毒无艾的纯洁校园;对接蓝天救援队,宣传紧急救援技能及经验.....不仅如此,作为志愿者,她勤恳务实,乐于奉献。疫情期间对老年人进行疫苗接种宣传动员、去养老中心做义工陪伴老人、劝导同学助力光盘行动,成为2022年智博会志愿者。学校完满教育的多元化教育使她具备了更加广泛的视野和全面的素养。在课堂之外,她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拓展了自己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全面素养不仅在她个人的成长中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使她在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出色。

杨灿同学在各个领域中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自我超越的努力,希望她能继续发挥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挑战自我,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同时发挥模范作用,向身边的人传递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更多的同学受益。
撰稿: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组织部
拍摄: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组织部
终审: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