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法治教育进学校的指示精神,增强大学生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2024年5月17日15:30,由信息安全学院承办的“明法于心•守法于行”第一届普法宣传月之时政热点即兴研讨“说法”在瀛溪书院很正式研讨室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信息安全学院学工办主任邹健老师及辅导员谭倩老师带领20名参与者,从法律角度剖析两个热点案例。

在本次研讨中,20名参与者被分为两组。第一组由邹健老师带领同学们探讨“昆山龙哥被反杀案”,第二组由谭倩老师带领同学们探讨“邯郸初中生杀人埋尸案”,随后大家便分别开始针对两个案件涉及到的相关法律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第一组“昆山龙哥反杀案”的讨论中,邹健老师引领同学们围绕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判断标准、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同学们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充分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判例进行综合判断。同时,也应当加强对公众的法律教育,提高公众对正当防卫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邹健老师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同学们要更加注重对法律条文的深入解读和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并学会运用法律知识来维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为推动我国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第二组“邯郸初中生杀人埋尸案”中,就未成年人保护法判决和法律严惩之外还需深思什么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谈论之中,姚晓波、温都尔等同学都认为此案中的几位未成年有如此残忍的行为,刷新了大众对部分未成年人性的认知,严重影响社会风气。故主犯应当判处死刑,从犯应判处有期徒刑。对于此类事件应当严厉处罚,以此来引起社会人士的重视。同时也要关注未成年人身心发育,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让未成年从小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

最后谭倩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年龄不是逃避理由,不能让受害者默默承受。对于未成年人案件的判决,应当谨慎、合理、妥善处理。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无论是哪种判决方式,我们都应该重视起来,以此警醒,完善法律,关注未成年人成长。

虽然本次活动已圆满结束,但是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以案释法,同学们学习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和学习经验,拓宽了法律视野,为共同营造法治、平安、文明的校园氛围献出了一份力量。

撰稿:陈馨桢、李秋汛、唐浩天
拍摄:刘东奇 、杨思一
初审:刘佳、姚晓波
二审:邹健、 袁君
(重庆移通学院法律研习社、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就业创业助理团供稿)
终审: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