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国庆假期安全意识和行为是一个大学生能否平安过节的重要标准之一,为了解信息安全学院学生在国庆期间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能力,信息安全学院团直属宣传调研部于2024年9月24日至9月30日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人数为718人。
调查分析:
首先信息安全学院学生分布主要以重庆市与四川省为主,部分学生分布于山西省,江苏省以及北京市等地区,学生整体分布较为统一。

参与者主要以2024级学生居多,占总人数70.75%,且男同学占参与人数近60%。这表明信息安全学院学生积极投入安全意识调查活动,体现了信息安全学院学生对于安全的重视。


近六成的学生国庆期间选择回到家乡,约有29%的学生国庆期间留在学校所在地,少数学生则愿去旅游地欣赏祖国山河万里。这表明信息安全学院大部分学生国庆期间将呆在自己所熟悉或较为熟悉的环境内,这大大提高了信息安全学院学生国庆期间的安全。

信息安全学院学生在国庆假期中最需要关注的安全问题中,所选问题占比均衡,各问题选择均在80%以上,这表明信息安全学院学生已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能在国庆假期中较好的维护自身安全。

近85%的学生会主动了解目的地的安全信息,且约有95%的学生会随身携带紧急联系人的联系方式,这表明信息安全学院学生对于安全问题十分重视。


有87.19%的学生都了解基本的急救知识,且有96.66%的学生会在旅行时避免高风险活动,其余学生应当对自身安全负责,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以及在旅游时避免高风险活动。


学生对于判断并选择安全的餐饮场所形式多样,其中近半数同学选择查看卫生许可证,其次,以观察餐厅卫生状况以及参考网络评价做出判断并选择安全的餐饮场所,这表明信息安全学院学生在外就餐时食品安全意识较高。

国庆期间外出旅游,对于个人财物的管理信息安全学院学生主要以贵重物品不离手,不携带大量现金,使用电子支付为主,且三项占比均在85%以上,表明信息安全学院学生对于个人财物安全防范意识较高。

在于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当中,信息安全学院有91.5%的学生选择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以及有近77%的学生选择设置复杂密码和定期检查账户安全,这表明信息安全学院学生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较好。

信息安全学院学生对于了解出行安全信息渠道多样,其中有近95%的学生以互联网了解出行安全信息,表明互联网渠道是学生了解信息的重要渠道,应当加强在于互联网当中的安全信息发布。

在对于“国庆假期前应当加强哪方面的安全教育问题”当中有87.33%的同学选择交通安全教育,80.64%的同学选择网络安全教育,81.06%的同学选择急救知识培训,69.92%的学生选择心理健康指导,这表明信息安全学院学生对于安全教育问题较为重视,且积极参与其中。

大部分学生在国庆假期期间未遇到过安全问题,部分学生则遭遇过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及财产安全等重要问题。

对于国庆假期安全意识方面,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或看法,如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安全宣传,举办安全讲座,加强安全出行意识等。

由上述数据可以得知
信息安全学院对于大学生国庆假期安全意识和行为调研表明,学生的安全意识较高,且具有保护个人隐私以及财物安全意识与能力,学生普遍以多渠道来获取安全信息知识,然而,调研也显示有少部分学生,在安全意识和行为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
由此建议
1.以学生广为使用的互联网作为宣传平台,进行安全意识和行为的宣传。
2. 加强对于急救知识的教育学习,保证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有一定的自救能力。
3. 学校、学院应当举行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对此的兴趣程度,使学生们自愿加入到安全教育活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