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全面落实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理念,2024年11月29日下午,异科导师李韵组织异科班2022级同学于玉棠书院地心会议室展开主题活动,即《劳动教育档案》主题解读会。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勤劳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素》到把劳动列为一切学校正式课程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从愚公移山到“铁人”王进喜再到“马版邮路”王顺友,劳动的身影出现在各行各业,它关乎民生、教育等多方领域,可见劳动的影响力之广、之重。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培养良好劳动品质,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开展劳动、践行劳动。
会上,李韵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劳动教育》课程实践课,对该门课的上课方式、考核方式等做了详细解读。《劳动教育》课程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实践基于理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实践、服务性劳动实践都是劳动的一种实践方式,它是一种整合社会资源、与时俱进的创造性劳动教育形式,通过这种“螺旋式上升”的学习路径,同学们可以在劳动中强体,增强体质、提高耐力、促进心理健康;树德,培养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者的责任担当;增智,培养劳动精神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现场设备故障,但同学们亦就档案填写纷纷提问,以确保实践顺利完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作为新时代奋斗着的同学们,认真开展各类劳动实践,通过实践来通过刷新自己的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成功感的能力,感悟了劳动的乐趣,体会了劳动的意义,充实了自己的生活。
图文:李韵
信息安全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