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信息安全学院

【信安志愿】“返家乡”风采⑤|‘家’倍努力,‘乡’约幸福 ——信息安全学院2025年“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引领青年学子返回家乡参与实践,服务家乡建设发展。信安学子积极响应团中央“返家乡”实践号召,“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踊跃参与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与夕阳同行,温暖与服务相伴

在当今社会,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加贴心、便捷的服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信安学子黄鼎毓在寒假期间来到新龙村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行动不便或信息不畅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确保他们能够及时享受应有的养老保障,并协助完成养老年检手续和解答相关政策疑问。

志愿服务温暖寒假,青春力量助力发展

这个寒假,信安学子吴江并未停下自己学习和奉献的脚步,而是来到了呼和浩特市电子路社区青年之家,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绘就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底色。在社区环境整治中,他与志愿者伙伴们一起清扫街道、美化社区,为居民打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关爱孤寡老人活动中,他陪老人聊天、做家务,用陪伴传递温暖;义务支教时,他为孩子们辅导功课、传授知识,助力他们开拓视野;文明交通劝导中,他协助交警维护秩序,引导行人遵守规则,保障道路安全。

【学子返乡清旧垢,清洁行动美家园】

在寒假期间,信安学子韦樱桃回到家乡,发现部分区域卫生状况不佳,公共区域存在垃圾堆积现象。面对这一情况,她主动申请清扫社区垃圾,希望通过身体力行改善家乡的环境面貌,让居民生活得更加舒心。她不仅积极参与清扫行动,还向乡亲们普及环保知识,倡导大家共同维护家乡环境。在她看来,这不仅是回报家乡的方式,更是锻炼自我、担当社会责任的宝贵机会。她的行动得到了社区和居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社区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指导,居民们也纷纷加入到清洁行动中。通过共同努力,公共区域的垃圾被清理干净,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为家乡“添彩”,为社区“赋能”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三里坪街道花溪社区在这个寒假迎来了一批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其中就有我们信安学子邵云思同学,他们以“关爱社区,温暖家乡”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区服务活动,为家乡社区注入了青春活力,也为居民们带来了温暖与关怀。

活动涵盖社区环境美化、关爱老人、儿童教育支持、便民服务等多个领域。在环境清洁行动中,志愿者与社区居民携手清理垃圾、铲除小广告,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他们还通过张贴宣传海报,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城市文明形象。除此之外,法律知识讲座、手工制作活动、老人慰问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生活,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返乡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收获了成长与感悟。这次活动让他们更加了解家乡,也深刻体会到服务他人的快乐与责任。未来,他们将继续参与志愿服务,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返乡实践铸根基,职场初探启新程】

这个寒假,重庆兴红得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实习生——来自信息安全学院的肖镘同学。在寒假期间,她通过兼职锻炼,开启了一段充实而富有挑战的财务管理实践之旅。此次实践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账目清算、现金管理、采购报账以及前台收银等多个方面。肖镘同学从最初的陌生与紧张,到逐渐熟悉并独立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通过使用财务管理软件,肖镘学会了高效处理账目,确保每一笔交易的准确性。同时,她还参与了门店收益的核对与采购账单的报销审核,确保费用的合理与合规。此外,在前台收银的临时支援工作中,肖镘同学还学会了与顾客沟通,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在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下,肖镘同学学会了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冷静与专注,如何在面对困难时寻求解决之道。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协作,她还学会了倾听与包容,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这段宝贵的经历,为她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她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青春助力暖童心,寒假托管显担当

在重庆市大渡口区融城社区微型少年宫的寒假公益托管活动中,信安学子何竺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何竺倩在实践中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亲和力。她不仅耐心解答孩子们的学业难题,还在手工课上鼓励孩子们发挥创造力,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从《扭扭棒》到《春联DIY》,从《竹编》到《灯笼制作》,孩子们在她的引导下,收获了知识与快乐。

“与孩子们相处虽然有时会感到疲惫,但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一切付出都变得值得。”何竺倩同学表示,这次实践让她深刻体会到基层社区工作的不易,也更加坚定了她服务社会的决心。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的寒假生活增添温暖与色彩,同时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力量,为社区发展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扎根基层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寒假期间,李昊璘同学积极响应“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投身家乡村委会的志愿服务,用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在这次实践中,李昊璘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更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实践活动,她不仅提升了沟通协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明确了作为大学生服务农村的责任与使命。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的发展添砖加瓦,未来也将继续关注农村发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

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李昊璘同学个人成长的重要一步,更是她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起点。她坚信,只要每一位大学生都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关注农村发展,就能汇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家乡,是那盏永不熄灭的温暖灯塔,无论我们走得多远,它始终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牵引着我们不断回望。今年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如同一场充满意义的心灵归航,让信安学子怀揣着满满的期待与热忱,重新踏上这片熟悉而又亲切的土地。他们用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感受岁月的变迁;用眼睛发现那些被时光雕琢的美好,见证家乡的发展与进步;更用实际行动回馈桑梓,将青春的活力与智慧融入到家乡的建设之中。

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场青春与家乡的双向奔赴。信安学子们在家乡的土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方向,而家乡也在他们的努力下变得更加美好。未来,他们将继续带着这份对家乡的深情与责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将家乡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用青春的笔触绘就更加绚丽的家乡画卷。家乡,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而我们,也将永远是家乡最坚实的守护者。

撰稿:吕星辉 朱娅玫

拍摄:黄鼎毓  韦樱桃  邵云思  何竺倩  李昊璘  

初审:王吉青  

终审:尹金维

(供稿: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