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信息安全学院

【信安班团】弘扬艾草非遗,点燃文化薪火 ——非遗进校园之艾草文化传承活动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意识,信息安全学院2024级软件工程中本14班特邀铜梁区人大代表、艾草非遗传承人陈平老师,前来为班级师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艾草文化讲座。此次活动于3月18日16:00在南江书院庸言研讨室举行,活动旨在通过艾草非遗传承人的讲解与实践,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艾草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

以艾为引,阐述非遗历史

《诗经》有云“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这株看似普通的草本植物,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密码。陈平老师手持艾草,讲述着这一株小小的植物带来的独特魅力,介绍如何将一株鲜艾做成陈艾,还带来了艾草的标本供我们观赏,他将艾叶揉碎轻闻,一股清新的香气扑鼻而来。不仅如此,陈老师还详细阐述了艾草的历史渊源,从古代医学典籍中的记载,到民间习俗中的广泛应用,他展示了由艾绒卷制而成的艾条,具有散寒除湿、调和气血、防病保健等作用,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艾草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实用价值。

以艾为科普穴位知识

在活动的互动环节中,陈老师介绍了中医当中的穴位知识,例如大椎穴有调节全身阳气,增强人体免疫力,位于人体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合谷穴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用于多种疼痛症状,治疗头痛,无论是外感头痛还是内伤头痛,合谷穴都有一定的缓解效果。陈老师手把手指导同学们如何精准定位穴位,并现场示范了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不适的方法。

以艾为照亮传承非遗征程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了艾草文化,还通过实践体验增强了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活动当中,学生们纷纷表示对艾草文化有了更多了解,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

“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非遗文化的窗户,也为传统文化地传承与创新注入了一些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非遗文化的种子将逐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花朵。

撰稿:王思骅

摄图:孙祥皓 任韩非

初审:罗 杨宇坤

终审:尹金维

(信息安全学院2024级软件工程中本14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