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信息安全学院

【信安志愿】蓝盾护航网安大赛,青春铸就隐形长城 ——“古剑山”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攻防大赛志愿服务活动

键盘敲击的星火在夜幕下闪烁,青春织就的经纬于无声处延展。2025年3月28日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成功举办了“古剑山”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攻防大赛。尽管连日阴霾笼罩天际,但赛事现场的热情却如穿透云层的曦光,丝毫没有影响这场代码与智慧的巅峰对决。而在这璀璨光芒背后,是上百名志愿者忙碌的背影,他们不是破解漏洞的执剑者,但却如精密运转的棱镜,将每束技术之光精准折射至每个角落。

春风掠过古剑山的苍翠林梢,数百道蓝白色身影如流动的星轨,在重庆移通学院校内织就一张无形的服务巨网。破晓时分,志愿者便开启了紧张的工作,他们以灿烂的笑容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在校内的各个点位静候参赛嘉宾的到来。其实,早在赛前,志愿者就与嘉宾、战队取得了联系,并详细的告知其活动事项、时间安排与天气情况,用温暖与关怀迎接他们的到来。在见面时,志愿者热情将嘉宾和参赛队伍有条不紊地引路至贤者楼完成报到,并领取了大赛的相关资料。

在观云书院的长廊里,志愿者化身文化使者,将书院制育人理念娓娓道来;在双体精英产业学院的玻璃幕墙内,实践导向的学术基因在志愿者的解说中愈发清晰;古剑书院的健身房与排练室,个性化的空间让嘉宾眼中泛起惊叹的涟漪,更加深入的了解到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双院制”教育观念。

3月29日早晨,嘉宾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来到此次网络攻防大赛的现场。志愿者们挨个检查核验每个战队的人员信息,以此来确保大赛的正常进行。随后,信息安全学院王琳院长结合现场的设备和选手们的准备情况,介绍比赛流程,让嘉宾们对赛事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有了直观认识,接着选手们就在赛场上展开了激烈的比拼。

丁山书吧的暖黄灯光下,代码战场化为思想沙龙。经过精彩刺激的工坊大赛过后,选手们转场至丁山书吧参加交流酒会,展开学术探讨。志愿者托着茶点穿梭于热情探讨的人群中,恰似托着滋养创新的甘露。他们时而驻足倾听技术辩论,时而俯身补充能量补给,让学术交流始终保持着“最佳运行温度”。纵使在相对轻松的学术交流环节,志愿者们仍保持专业素养微笑服务每一个人。

从清晨到日暮,这些志愿者的身影无处不在。在颁奖典礼的綦艺大剧院内,一群身着绿白条纹的志愿者以挺拔身姿活跃于场馆各处。他们守卫在各个重要出入口,为嘉宾、同学指引方向;礼仪志愿者们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带领嘉宾、获奖队伍有序上台,向参赛选手细致讲解颁奖流程。即便赛事接近尾声,志愿者始终以标准站姿迎送往来人群,指尖轻扬处尽显热忱,温声细语中传递着专业素养,用最后的坚守为这场盛会注入温暖力量。

3月30日清晨,綦艺大剧院尚在晨曦之中,志愿者们已提前到达,全身心投入到主旨论坛筹备工作中。他们或是认真布置场地,将每一个座位摆放整齐;或是专注调试设备,不放过任何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以细致入微的行动为论坛的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下午,分论坛一在贤者楼423报告厅、分论坛二在古剑书院含光报告厅同步开场。志愿者们迅速进入角色,一边热情引导参会人员有序入场,确保入场过程高效顺畅;一边时刻留意现场动态,第一时间响应各种需求,提供暖心服务。与此同时,在贤者楼外负责茶歇服务的志愿者,精心摆盘,将蛋糕、饮品摆放得精致美观,分发时更是笑容满面,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关怀。在这一整天的活动中,志愿者们始终坚守岗位,毫无怨言,凭借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论坛的成功举办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这场大赛期间,志愿者始终坚守岗位,从嘉宾接待、赛事引导到后勤保障,事无巨细。这些穿梭在光影之间的守护者,不是聚光灯下的破解者,而是让每段代码都能找到归途的引路人;不是赛场上的执剑人,而是让每次攻防都能绽放光彩的铸剑师。在这片网络安全的长城上,志愿者们正如古剑山间绵延的春草,用青春在知识的土壤里播撒着希望的新绿,让攻防博弈迸发出别样的温度与光芒。

撰稿:代光登 李汶铮

摄图:吕星辉 刘前磊 陈俊楠

初审:王吉青    

审:    王兰馨

终审:尹金维

(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