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掠过湖面,漾起粼粼波光。2025年4月2日在这个草木蔓发的季节,信息安全学院学生会文艺部在观云书院小雪·会议室为大四学子精心筹备了"我在移通看风景"故事分享会。那些定格在镜头里的綦江校区,从图书馆的第一缕晨光,到湖畔摇曳的星月,慢慢拼凑出属于移通人的春日长卷。原来那些年匆匆路过的风景,从未真正被遗忘——它们只是悄悄沉淀在记忆深处。你看,美一直都在这里,在移通的每一个转角,在我们流转的眼波里生生不息。
【稿件一:
春意盎然的子师湖,学子们散步慢跑的风情圣地。春风不仅带来了温暖,还有新生的绿意,破土而出的青草争相斗绿,好似意气风发的学子,无论是即将毕业进入社会的学子、还是初入校园的萌新,都像这青草一般,在平静祥和的子师湖边茁壮成长。不论春夏秋冬,冷暖热凉,子师湖都始终陪伴于青草湖畔。母校如同这湖一般,是学子们可靠的港湾。】

【稿件二:
第一次进入大学校园,心里充满了激动与期待。站在宽广的校园内,我环顾四周,崭新的建筑、绿意盎然的草坪、还有熙熙攘攘的同学们,仿佛在告诉我这里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我迈步走进这个陌生的环境,心中有些忐忑,也有些兴奋。四年的大学生活仿佛是一段未知的旅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我不禁开始想象未来的自己,会在这里学到哪些知识,结交哪些朋友,经历哪些成长。大学,不仅是求知的地方,更是锻炼独立和责任感的舞台。在这里我将面临更多的选择,也将成为我青春岁月长河中最美好的回忆。】

活动一开始,工作人员收集同学们上传的照片。这片占地千亩的綦江校区,将巴渝的灵秀与现代建筑的韵律完美交融,为镜头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而透过拍摄的夕阳和晚霞,我们仿佛触摸到了时光的温度,这些像素不仅是风景,更是青春的信物。
【稿件三:
傍晚,吃完晚饭后,我带上相机独自出发登山。进入山中,迎面而来的是一阵阴凉的清风,随着渐渐深入,夕阳缓缓沉入地底。夜晚的山中十分静溢,只有此起波伏的虫鸣,抬头间,树上一盏造型别致的路灯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狐独地悬挂在枝条之间,却散发着温暖明亮的光芒,将周围的绿叶照亮,营造出了些许宁静意味。我举起手中的相机,将这幅画面定格,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翻开陈旧的相册,再一次看到这张照片时,依旧能感受到这份静溢与安宁。】

未觉池塘青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时间总在不经意间匆匆流逝,而本会随风消散的青春瞬间,被用摄影的方式封存起来。毕业以后,同学们如满天星般散落各地,可能某天深夜,你会突然想念移通的月光,照片便会为你重启那段鎏金岁月。
【稿件四:
学校的西府海棠开了。那粉白的花瓣,向来不甚引人注目,偏在春寒料峭之际,忽然攒聚在枝头,排出一片热闹来。我走过树下,见那花瓣薄如蝉翼,边缘微微上翘,仿佛在抗拒着什么。花瓣中间吐出几丝花蕊,黄得刺眼。树下已有落英,星星点点地缀在泥地上,被几个匆匆走过的学生踏进土里,混作一团污渍。花自是开得烂漫,而看花的人却少。学生们低头疾行,眼睛粘在手机上,海棠不过是路旁一抹模糊的粉色影子。偶有驻足者,也不过掏出手机拍两张照片,便又匆匆离去,连花气都未曾嗅得一口。海棠不知人事,只管开着、落着,年复一年......】

【稿件五:
傍晚,结束了一天的课程,我慢悠悠地走出教室。抬头,便被那风卷云舒的天空深深吸引。洁白的云朵在天空中肆意飘荡,宛如一群灵动的精灵。风轻轻拂过,云朵便开始了它们的舞蹈,时而聚拢,时而散开,变幻出各式奇妙的形状。夕阳的余晖洒在云朵上,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边,让整个天空变得绚丽多彩。站在那里,我忘却了所有的疲惫和烦恼,只沉浸在这美丽的天空中。这风卷云舒的天空,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稿件六:
路灯昏黄的光晕里,夜风裹着微凉拂过花瓣。蹲下身对焦时,意外发现白天张扬的花朵此刻竟显出一刻温柔的倦意——像是白日喧嚣后终于能松一口气。快门声很轻,怕惊扰了这份静谧。原来夜晚的花,是开给月亮看的情诗。】

【稿件七:
金灿灿的骄阳倾泻在移通操场的绿茵上,橡胶跑道被映得发亮。远处的数学楼在棉花糖般的云团间若隐若现,哥特式尖顶与流动的云影在蓝天下构成几何诗篇。镜头恰好捕捉到一朵胖云,悄然爬上教学楼钟楼的瞬间——像天空正给大地别上一枚会呼吸的胸针。】

这次活动不是一场风景照互相群芳斗艳的舞台,而是让即将毕业的学子们用无数个视角拼凑出移通完整的诗意。在光影重逢中,用心感悟那些曾被忽视的美好时刻。
撰稿:信息安全学院学生会文艺部
初审:彭赠霖 王冬梅 唐贵强
复审:谭小寒 袁 佳
终审:尹金维
(信息安全学院学生会文艺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