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信息安全学院

【信安就创】“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 信息安全学院“信安创星营”系列活动之创新创业项目指导

为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活力,增加同学们对创新类比赛的了解。2025年5月14日16:00–18:00由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就业创业助理团举办的“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信息安全学院“信安创星营”系列活动之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在丁山书院白羊座·演讲培训室开展。本次活动特邀专家罗德康老师担任主讲,共计十余位同学参与,由刘汶鑫同学主持。

罗德康老师针对“大赛是否高不可攀”指出,赛事按学历设多元赛道:高教主赛道侧重技术与商业创新,适合本科及以上学生通过AI、物联网等技术解决行业问题;职教赛道则聚焦技能应用,如传统工艺数字化项目。他强调,核心门槛是“创新力”而非学历,项目只要能解决真实需求,比如农产品保鲜、社区服务,即可参赛。参赛项目类型分为创新类、商业类、工匠类。从金奖数据看,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服务占比60%,但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社会服务类各占10%、10%、20%,显示科技与非科技项目并存的生态。

接着针对“是否仅限科技项目”,罗德康老师以文化创意项目和社会服务项目为例,说明非科技类项目同样可凭“传统融合”或“民生痛点”突围。他建议跨学科组队:理工科深耕技术,文科聚焦模式创新,商科强化商业逻辑,形成“技术+运营+策划”的完整架构。“大赛是成长加速器与资源连接器。”罗德康老师表示,备赛过程可训练市场调研、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优质项目可获孵化资金、政策扶持,甚至对接投资机构。他鼓励学生将赛事视为“低成本创业预演”,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拓展人脉。

然后,罗德康老师强调组队需注重性格与学科互补。罗德康老师以“西天取经”团队为例,强调需有“唐僧型”主导者、“孙悟空型”技术骨干、“猪八戒型”氛围担当、“沙悟净型”执行主力。学科交叉方面,建议信息安全学生联动经管、设计等专业,覆盖技术研发、市场分析、财务规划全链条。项目打磨需遵循“五步法则”:从生活细节找痛点、用调研数据验证需求、跨学科构建方案、数据图表强化说服力、反复迭代路演框架与表达逻辑。

之后,罗德康老师强调金奖项目需兼具“硬实力”与“软实力”:既要选题紧扣国家战略或社会痛点、技术模式有差异化优势并积累试点数据,也要传递“温度”,以源于个人经历的初心或对社会趋势的洞察、故事化表达引发共鸣。针对信息安全专业,罗德康老师特别建议探索“网络安全+”模式,将数据隐私技术、AI安全等专业能力融入社区服务、智能制造等场景实现创新赋能。互动环节中,面对学生关于非技术背景参赛及时间管理的提问,罗德康老师建议整合外部技术资源、聚焦商业模式设计,并利用碎片化时间积累行业洞察,学院后续也将通过项目孵化、导师对接等活动助力创意落地。

最后,罗德康老师以“创新源于生活观察,创业始于勇敢尝试”寄语学生,鼓励大家以专业为基石、以创新为利刃,不必等待完美时机,即刻启程在大赛中绽放信安人的光芒。后续,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就业创业助理团将持续跟进相关活动的开展,继续为大家带来就业创业相关的指导与服务。

撰稿:胡佳丽

拍摄:车驰誉

审:李秋汛    刘东奇

审:焦梦玲  

终审:尹金维

(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就业创业助理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