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下午15:30,信息安全学院2024级软件工程10-15班在贤者楼328阶梯教室举办了一场以“践行责任使命,彰显青年担当”为主题的年级会。本次年级会通过历史回溯、知识竞答、文化体验多维联动的方式对民族精神、环境保护、非遗传承这三个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同学们搭建起感悟责任、践行担当的沉浸式平台,引发了同学们对社会责任的深入思考。

忆往昔:在历史光影中厚植家国情怀
主持人以“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发问,拉开活动序幕。随后,一段浓缩百年的视频带领师生穿越时空:1919年天安门广场上振臂高呼的青年、1927年南昌起义的熊熊火炬、1935年遵义会议的深邃目光……光影流转中都是历史对我们的指引。思绪拉回,我们进入了“拼图猜猜猜”互动环节中,通过碎片还原历史场景,同学们需要抢答场景所代表的事件、时间、人物等。不同的场景和人物都被同学们迅速解码,在趣味互动中深化同学们对民族精神的认知。

看今朝:于生态思辨中重构绿色责任
“如果冰川继续融化,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1.5米——这意味着上海陆家嘴可能成为海底景观。”环保主题视频中,可视化数据模型与AI模拟的未来场景,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环境危机的紧迫性。在知识竞赛环节,同学们积极抢答,深入理解“绿色责任”的内涵。主持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用技术赋能环保”的设想,如开发能源管理系统、智能垃圾分类程序等,激励同学们用代码为地球“写”出可持续未来。

展未来:在非遗体验中激活文化基因
非遗传承环节聚焦艾灸、漆扇、拓染三项非遗技艺。主持人现场讲解了艾灸的中医原理与操作方法,展示漆扇“飘漆”工艺的东方美学,演示拓染技艺如何将植物纹理转化为艺术纹样。随后,同学们开始沉浸式体验传统工艺,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的生命力,探寻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路径,让古老的文化焕发新生。



活动尾声,主持人以李大钊“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为寄语送给全体同学,呼吁大家做民族精神的传承者、环境保护的行动派、非遗创新的破局者。此次年级会不仅是一次思想的洗礼,还点燃了青年学子以行动诠释责任、用担当丈量青春的信念,为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注入新动力。

撰稿:田玉娇
摄图:杨子江
初审:袁 佳
终审:尹金维
(2024级软件工程10-15班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