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信息安全学院

【信安异科】跨界共融启智,双院协同育人丁山书院与信息安全学院共探异科导师发展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以学生为全面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运用学校创新育人平台,实现学生成长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培育,帮助异科导师们更加有效地对异科班进行学业、生涯、生活等方面的指导。丁山书院与信息安全学院联合举办的“异科融智领航,实践探新共进”双院异科导师交流会于5月27日中午12时30分在丁山书院DS107射手座·多功能空间举行。本次双院交流会通过优秀异科导师心得分享、书院文化及工作情况介绍、重点工作解读等环节,探索双院协同育人新路径,为异科导师赋能增效,助力学生成长为具备跨学科视野与创新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经验共享:从跨界导航到心灵共振
王恒绩:以“八维心法”构筑师生成长坐标系

作为綦江校区首届优秀异科导师,创意写作学院/信息安全学院异科导师王恒绩老师以"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异科导师"为题,提出"八维心法"育人体系:从熟记学生姓名、建立双向联系,到精准掌握学业动态、定制成长方案,其核心在于"将教育融入生活细节"。他特别强调:"就业率100%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我们要引导学生突破地域限制,在职业选择中实现个人成长曲线与行业趋势的共振。"这一理念与学校"信息产业商学院"培养管理型人才的定位深度契合。

彭丽珺:跨界整活中的教育觉醒

大健康管理学院/信息安全学院异科导师彭丽珺老师以"从异科小白到跨界达人的奇幻漂流"为题,分享如何通过"工科生手工坊""共享厨房美食节"等活动打破学科壁垒。在分享环节中,彭丽珺老师分享了她与异科班学生开展活动的点点滴滴,有读书分享会,也有外出采风踏青,每次活动的开展都能收到学生满满正反馈的“小作文”,异科导师工作的感动,就藏在师生共同度过的点点滴滴。总结异科工作的工作经验,彭丽珺老师提出"快乐摸鱼"的育人哲学:"跨界不是消解专业,而是通过艺术疗愈、食育文化等多元场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周晓蝶:从“兴趣破冰”到“价值引领”

酒店商务产业学院/信息安全学院异科导师周晓蝶老师聚焦"如何激活学生内驱力",创新设计"行业大咖剧本杀""职业角色沉浸体验"等活动,将商科思维融入实践教学。其"三阶激励法"(情感共鸣-能力突破-价值认同)与"案例研究+竞赛驱动"的教学策略形成跨领域呼应。

体系赋能:双院协同构建书院育人生态圈

丁山书院综合办主任赵锦阳老师系统性地阐释书院文化定位,强调异科导师是育人体系的关键纽带“书院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更是学科交融的孵化器。期待更多导师依托书院空间或其他特色平台资源,开展创新实践。”同时明确功能室物资和空间的预约规范性,保障书院资源的高效利用。

信息安全学院异科导师负责人郑慧娟深度解读考核机制,提出异科导师工作要求,倡导异科导师们多走进书院,与书院老师们共同开展相应工作,每月联合学生所在学院辅导员所在书院对所带异科班学生进行联合查寝。郑慧娟老师着重强调:“异科导师进书院,进学院是对异科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只有走进学生的心里,走入学生的生活,才能给学生更为准确的指导。”在其他方面,异科导师需要积极、认真客观地做好学生成长档案建设工作,指导学生校园规划、就业指导,激发全生异科导师的指导、陪伴和引领作用,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如职场素质养成、简历制作指导、就业政策分享、考研考公支持、面试技巧培训等)推动导师工作从"过程记录"向"价值创造"转型。

答疑解惑:于细微处见育人真章

在自由研讨环节,双院异科导师们就异科活动开展、经费报销、学生寝室走访、考核细则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讨论。郑慧娟老师结合也就相关问题进行回复,并提出建议:进书院,进寝室工作实行"1+1+N"查寝模式(1名书院导师+1名辅导员+N名学科导师),将生涯指导融入生活场景;异科导师费用报销问题,需要与相应的异科导师专项负责人进行备案,写明活动时间、人数、金额等相关信息,做到活动溯源追踪;针对活动新闻稿的投递渠道,郑老师建议异科导师们多维度发声,从书院、学院的角度都进行异科宣传,扩大异科工作成果影响力。

教育的理想是深入现实推动改变,本次交流会的举办标志着双院协同育人进入新阶段,未来,异科导师将持续以心怀责任、真诚、理想的姿态,在书院与学院的交响中谱写育人新篇,助力学子成为兼具专业深度与跨界视野的全才。

撰稿:袁海杰

摄图:姚泽远、杨金刚、彭莉

编辑:袁海杰

初审:袁海杰  周雨欣

复审:赵锦阳

终审:尹金维

丁山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