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信息安全学院

【志愿服务】青衿归乡践初心,实干铺就兴乡路 ——信息安全学院2025年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风采展③


“青年者,国家之魂。”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指引着新时代青年在祖国大地书写青春华章。这个夏天,重庆移通学院信息安全学院的学子积极响应“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号召,带着知识与热忱回到家乡,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动能。从产业一线的技术攻坚到基层治理的精细服务,从民生保障的暖心行动到文化传承的薪火相传,他们用实干诠释“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内涵,让青春在“返家乡”社会实践中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职场砺剑代码为甲,筑牢产品质量防线

韦幸朋同学在广州视源电子科技(CVTE)担任系统软件测试实习生44天实践累计服务352小时,独立投身 6个整机 ODM 项目测试,完成1000余条测试用例设计执行,跟进100多个 bug 反馈,助力2款产品通过阶段性验收。“实践出真知”课堂理论在企业场景中落地,面对系统待机故障,抽丝剥茧的进行日志分析与分段测试。这份实习让他明晰软件测试“质量守门人”的职责,更坚定了未来职业的发展方向。

社区助学陪伴为翼,守护纯真成长印记

余龙欢同学在2025年7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于重庆市城口县复兴街道茅坪社区开展了为期31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业辅导助力孩子们攻克学业难题,同时开展手工制作活动,通过生动体验为孩子们拓展课本之外的知识维度,使学习在陪伴中自然成长。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通过陪伴播撒努力的种子。这段实践经历教会他以责任与耐心对待每一份信任,让青春在温暖的陪伴中收获成长。

村委深耕数据为证,书写基层服务答卷

朱世明同学于7月16日8月7日在重庆市城口县双河乡店坪村村民委员会开展为期23天的志愿服务。他聚焦基层需求扎实行动系统梳理全村脱贫户帮扶记录与产业数据,逐页核对确保档案规范“脚下沾有泥土,心中沉淀真情”,在琐碎的基层事务中,他深刻体会到每份付出都关乎群众幸福感。这段用脚步丈量乡土的经历,让他更懂青年担当的分量以实干为笔,方能让青春之花在乡土大地绚丽绽放。

镇府履职:初心为舵,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李昊璘同学2025年7家乡凤鸣镇以镇政府为平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基层治理实践。逐页核对镇务监督数据与党务公开材料,用“公开透明”筑牢政企信任之桥为农技书籍分类编码、给孩子讲绘本故事,让“书香凤鸣浸润乡村;细致记录群众关于低保和土地流转的诉求,并将其整理为详尽的意见台账。“基层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民生温度乡镇进步源于无数人的默默耕耘,青年学子唯有扎根乡土,方能让青春力量持续为家乡发展注入动能。

童心护航:爱心为光,照亮假期成长之路

曾巾栖同学璧山区趣假期・快乐童年”暑期公益托管营开展为期5周的志愿服务。作为志愿者,她为23名儿童提供全周期陪伴通过“一对一”辅导攻克学业难点,组织扎染制作、古诗词课堂、安全教育等特色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与学习热情“教育是点燃火焰的过程”,这段经历让她深谙耐心与创新的育人之道,更以青春奉献诠释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担当,实践照片里的每帧欢笑都成为公益路上的温暖注脚。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这些生动的返家乡实践故事,正是信安学子与乡土的双向奔赴。他们在产业升级中锤炼本领,在乡村振兴中挥洒汗水,在民生服务中传递温情,用青春力量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正如李大钊所言:“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这份扎根乡土的担当,必将汇聚成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动能。

撰稿喻极豪

韦幸朋 余龙欢 朱世明 李昊璘 曾巾栖

初审:杨一帆 周天豪

审:王兰馨  

终审:尹金维

(重庆移通学院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