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信息安全学院

【信安异科】以书为媒探新知,异科共研促成长——异科班大咖阅读分享会圆满举办

2025年10月15日16:00,软工16、17班异科班 “大咖阅读分享会” 在 观云小雪会议室顺利开展。本次分享会以 “共读经典著作、互鉴思想火花” 为核心主题,旨在通过跨书籍、多视角的阅读交流,打破学科思维边界,提升同学们的深度阅读与思想表达能力。活动邀请班级 5 位同学担任分享人,围绕企业发展、个人成长、文学救赎等领域的 5 本经典书籍展开精彩分享,异科教师杨曾及 5 位分享同学共同参与,现场互动频繁、思想碰撞热烈。

本次分享会的 5 位同学分别聚焦不同领域的书籍,结合 PPT 内容,将书中核心观点与自身理解深度融合,为在场师生带来了一场丰富的思想盛宴。

周梓浚同学以《腾讯传:从模仿到领跑的进化论》为分享主题,沿着腾讯 “创业求生期 — 出击扩张期 — 巨头成型期” 的发展脉络,拆解了腾讯从 OICQ 意外爆红到微信拿下移动互联网船票的关键节点,重点解读了马化腾 “七种武器” 方法论与 “灰度机制” 背后的企业经营智慧。他提到,腾讯的发展不仅是商业成功案例,更折射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迭代逻辑,为理解企业成长提供了鲜活样本。

邹凤山同学则带来《热血十年:解码小米的一往无前》的阅读感悟,以小米 “极简信仰 — 极速成长 — 低谷试炼” 的十年历程为主线,深入剖析 “铁人三项” 商业模式与 “专注、极致、口碑、快” 七字诀的实践价值。他特别分享了小米面对三星断供、2016 年销量滑坡等危机时的应对策略,强调 “速度与敬畏并存”“补好基本功” 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引发在场师生对 “成长节奏” 的思考。

随后,胡洋洋同学围绕《追风筝的人》展开文学视角的分享,以阿富汗动荡历史为背景,梳理了阿米尔从 “懦弱逃避” 到 “勇敢救赎” 的人物成长弧光,提炼出 “人性复杂性”“友谊价值”“历史与个人命运交织” 三大核心启示。他谈到,书中 “为你,千千万万遍” 的信念不仅是个人救赎的动力,更传递出跨越文化与时代的情感共鸣。

宋和巧同学聚焦《张一鸣的极简创业哲学》,从 “延迟满足”“小步快跑迭代”“数据驱动决策” 三个维度,拆解张一鸣五次创业及字节跳动快速成长的核心逻辑。她结合 “90 天冷启动期”“72 小时上线原则” 等具体案例,提出 “创业算法可复用” 的观点,认为技术思维与长期主义能为个人项目与职场成长提供方法论支撑。

最后一位何炫胤同学围绕《月亮与六便士》展开深度分享,他结合书中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的经典隐喻,提出 “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月亮’与‘六便士’,重要的是找到内心选择的平衡点” 的思考,还通过分析思特里克兰德在巴黎的困顿、塔希提岛的创作等情节,探讨了 “理想追求中的孤独与坚定”,引发在场师生对 “人生选择” 的热烈共鸣。

分享环节结束后,异科班老师们结合自身经验与学科背景,对同学们的分享进行点评与补充。老师们肯定了同学们对书籍核心内容的精准提炼,同时从 “跨学科关联” 角度提出建议 —— 例如将腾讯的 “生态合作” 与经济学中的 “资源整合” 理论结合,将《追风筝的人》的文化认同主题与社会学研究视角关联,引导同学们打破 “单一书籍阅读” 的局限,学会从多学科视角解读经典。

在场同学也积极参与讨论,围绕 “企业失败案例的价值”“个人如何践行‘极简原则’”“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反思” 等话题展开提问,分享者结合书籍内容与自身思考逐一回应,形成了 “分享 — 点评 — 提问 — 探讨” 的良性互动闭环,让阅读从 “个人行为” 变成 “集体共研”。

本次异科班大咖阅读分享会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阅读成果、交流思想的平台,更以书籍为纽带,打破了学科间的思维壁垒,让企业管理、文学救赎、创业哲学等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碰撞、融合。参与师生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不仅深化了对 5 本经典书籍的理解,更学会了 “从阅读到思考、从思考到应用” 的方法,为后续的学习与成长注入新动力。

未来,软工16、17班异科班将持续开展各类跨学科阅读与交流活动,以 “共读、共研、共享” 的模式,推动同学们在广泛阅读中拓宽视野,在思想碰撞中提升能力,真正实现 “异科融合、协同成长” 的培养目标。


撰稿:宋和巧

摄图:杨曾

编辑:朱珂漫

复审:罗美琪

终审:郑慧娟

信息安全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