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古老的非遗技艺如何打破沉寂,重焕生机?2025年3月21日戏剧影视学院社团实践部与观云书院自治委在观云书院举办的一场“在纸上种满四季·非遗造纸体验日活动”登陆观云书院,给出了精彩答案。戏剧影视学院与观云书院学子们化身“当代蔡伦”,在三大闯关环节中完成了一场非遗活化的创新实践。

第一幕:寻芳探秘·解码纸上春秋
活动伊始,参与者们便沉浸在了一场充满诗意与智慧的“花瓣寻宝大作战”中。谜语、加密花语、古诗词等线索交织在同学们的脑海中遍布各处,戏剧影视学院的和观云书院的同学们三两成群,热烈讨论,如同探寻宝藏一般。有的小组思维敏捷,迅速猜出花种,兴奋地欢呼;有的则在不断的交流探讨中逐渐找到线索。在这个过程中,参与者们共同分享解谜思路,携手寻找造纸原材料,这种互帮互助的浓厚气氛笼罩着观云书院,竟把观云书院衬托成了桃源同舟的写意长巷。

第二幕:古法新绎·纸间流淌匠心
经过了写意长巷就到了活动最精彩的部分了。纸浆制作挑战赛开始的瞬间,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古老的造纸世界。
戏剧影视学院和观云书院的同学们分成3 - 5人一组,组好队后,同学们都挽着袖子,指尖还沾着未干的靛蓝颜料,便嬉笑着朝着盛满纸浆的盆围了上来。在同学们的不断搅拌下,纸浆渐次泛起绵密的泡沫,宛如搅动一池云絮。
当同学们打出“雪沫乳花”的质地时,就到咱们水底捞纸的环节了,纸浆初成雏菊、桂花、薰衣草等花瓣被同学们拈起来在纸浆上犹豫,大概是在思考如何让这些花瓣锦上添花,制作出一张精美的花瓣纸。“我觉得可以把花瓣放在纸浆的中间,这样做出的纸更有层次感!”一位戏剧影视学院的同学提出了创意想法。“对呀,我们还可以在纸浆里加入一点颜料,让纸的颜色更丰富!”观云书院的同学立刻附和。有人在专注搅拌纸浆,有人仔细设计花瓣的位置,还有人运用专业知识构思创意造型。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同学们将对色彩、造型的独特理解融入纸浆制作,创作出一个个独具匠心的花瓣纸作品,既加入了专业素养,又体现了创新精神,让简单枯燥的造纸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幕:万物生·纸艺照见未来
“花瓣纸创作秀”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花瓣纸定型后,同学们将染色湿纸进行颜色叠加,加上揭分时天然形成的絮状纤维,在天空的照印下显得尤其漂亮,有一种很天然的美。手中的纸张在同学们的加工下变得五彩斑斓、形态各异,戏剧影视学院的同学们更擅长创意表达,他们一部分凭借专业技能,在作品中融入丰富的色彩搭配和独特的造型设计,将花瓣纸做成了颜色丰富的扇框;观云书院的同学们则用自己的语言赋予作品深厚的文化内涵,将花瓣纸做成了书签。将花瓣的的芬芳和书香完美结合。现场,大家相互欣赏、交流创作心得,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弥漫在整个场地。

暮色渐浓,同学们捧着作品走向长巷出口。有人将纸张裁成扇框模样,写上自己喜欢的诗句和词语;有人将花瓣纸做成书签,夹在自己喜爱的书籍里;有人裁出可开合的宫灯,灯面是带着色彩的花瓣纸所构成的。当纸灯转动,我们看见传统与现代的光影共生,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造纸体验活动,更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这也对应了观云书院的领导力——传承,这也是此次活动的初衷。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造纸,还感受到了四季的美好,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体验!”一位戏剧影视学院的同学感慨道。观云书院的另一位同学则表示:“非遗文化真的很神奇,我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这场活动意义非凡,它是非遗传承的生动实践。并且成功打破了传统工艺“博物馆式保存”的困境,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蔡侯古法造纸技艺”,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通过“解谜+匠作+创作”三阶模式,融合了戏剧影视学院的创意表达与观云书院的文化基因,为传统文化“破圈传播”探索出了新路径。同学们在活动中通过“眼观古籍线索、耳听诗词声纹、手造纸浆肌理、鼻嗅四季花香、心悟造物哲学”,构建起了知行合一的文化认知体系。让传统技艺在青春创想中生根发芽,也让书院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驿站。

撰稿 | 李美娇 李维
拍摄 | 黄金凤 周晨曦 胡漪 江欣
稿件来源 | 戏剧影视学院社团实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