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健康管理学院

抓特色明定位·共筑“益云·体健”——大健康管理学院“益云·体健”志愿服务特色体系专项解读会

为保持组织成员分工有序,提高活动开展效率,改变多样化服务形式,完善巩固大健康管理学院志愿服务板块体系建设,青年志愿者协会综合行政中心干部吴霁月于20231月30日上午11点在腾讯会议召开“大健康管理学院“益云·体健”志愿服务特色志愿服务体系专项解读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全体成员参与。本次专项解读会旨在促使本院志愿服务板块工作系统化、专业化,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加强组织建设 夯实体系根基

会议伊始,部长吴霁月指出目前协会内部的分工情况,上下层级关系,本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由社会实践部和综合行政部两个部门构成。社会实践部主要负责校内校外志愿活动的策划及开展、调研社会热点问题;创新志愿形式,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与其他青年志愿者组织、社会组织联系,为协会的发展提出有效建议负责统筹管理与建设志愿服务支队;负责对接班团支部开展相关活动。而综合行政部主要负责制定相关预计开展活动计划表;负责部门干部干事考核、资金以及物资管理;志愿者注册及管理、活动表格类资料的汇总、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负责志愿者培训;负责协会内新闻稿撰写、收集、推送、宣传、推广工作由综合行政部的部分干事对接校级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报送材料,与校级交流密切。组织内部分工为体系根基,需要相互协作,明确职责意识,构建各负其责、各展所长、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


融合学院特色 开发品牌项目

对于作为体系重要分支的支队,部长吴霁月提到需要协会结合大健康管理学院特色带动支队开发出品牌项目,开展特色传统体育活动。打造一支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融合,倡导科学健身,促进全民健身项目,展现青春活力的支队。对接学校周边社区,对社区居民以及青少年进行长期系列的传统体育文化宣讲及传统体育运动的普及活动。在校内举办围绕“传统体育文化节”,弘扬刻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传统体育精神,对全民运动进行落实。


以学筑牢防线 以训备好实战

培训是提升志愿者素质能力重要方式,作为常规化培训的花果“4+N”志愿服务培训则是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重点专项内容。针对活动开展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行预防,以免在实际志愿服务活动时候出错,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让志愿者们更深层次了解志愿服务精神、提高志愿服务意识、明晰志愿服务要求、提升专业服务素质能力,为后期活动展现大健康管理学院志愿者良好形象打下基础。


于实践中赋能 青春诠释担当

在实践奋斗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砥砺奋进中增长能力才干,“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扶贫扶智,推动乡村振兴的方式,也是志愿者走出学校,在实践中探索真知、磨练中增长才干的机会。后续开展当中需要注意实践项目专业化。有组织有框架,能够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内化于心;二是实践项目能做到品牌化,抓住学院特色,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开创品牌化实践服务形式;三是实践项目能做到常态化。应当充分利用这一重要载体让大健康管理学院志愿者们在奉献中担当作为,将青春与汗水贡献在乡村土地上。


融入云端科技 扩展服务形式

会议最后,部长吴霁月指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形式是多样化的,不能单一死板。在结合对接的服务对象真切需求后,可以尝试进行服务形式创新探索,打造不一样的服务形式,带来更加完美的服务效果。在探索创新服务形式时,需要结合学校提供的丰富资源,扩展服务阵地。比如,联合綦江数字经济工作室,DIM 工坊等,让志愿服务与科技文化相互碰撞。和其他几个分支共同构成“益云·体健”的志愿服务体系。在实际实施当中,对于社区孤寡老年群体的健康方面,运用科技,进行健康实时勘测,预防重大疾病,利用云端避免危重病患者,残疾群体去医院的就医难题。对于留守青少年,儿童,也可以运用云端进行云支教服务,辅导作业帮助,云端面对面运动打卡,阅读活动,陪伴他们共同成长。


“益云·体健”志愿服务特色体系专项解读会为未来青协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层级分工指明了方向,虽然初步建立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只要力往一处使,必将开创出属于健管青协的道路,让志愿服务体系最终开花结果,生意盎然。




大健康管理学院团总支供稿

(撰稿:吴霁月 图片: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