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风采

大健康管理学院

【健管之声】从“冰美式”到“新中式”,中医养身局成为大学生新宠——重庆移通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医文化体验日”

“中医药作为传统医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要把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5年4月25日,由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重庆移通学院观云书院与大健康管理学院联袂打造的“第二届中医文化体验日暨中医药文化集市服务活动”在移通学院綦江校区火热启幕。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正弦,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助理谢银平等领导出席活动现场。

作为重庆市中医药文化集市服务活动的綦江首秀,此次中医文化体验日活动以“春季养生局”为主线,通过“校地-双院-国际”三维联动模式,构建起中医药文化创新传承的立体化实践平台。活动吸引逾3000名师生深度参与,其中包含来自海外的20余名留学生代表。

提质焕新:中医药文化体验很生动!

在第一届活动基础上,本次“中医文化体验日”突破传统义诊模式,构建“诊疗-体验-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活动现场划分为四大主题体验区。

同学们“挂号”开启养生集章任务,包治百病、脆皮回血、疑难杂症诊疗等互动点引发打卡热潮,趁春光正好把血槽回满!

在“回春诊疗处”綦江区中医院派出9大科室23位专家50余名医护人员驻场,每个摊位配备一名学生志愿者,为师生提供义诊服务。学们通过问诊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体内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调养措施。活动现场医生们还展示了针灸、艾灸、耳穴压豆、八段锦等多项中医特色技术。

“古法药铺”展区陈列着36味道地药材及炮制器具,药学部专家现场演示传统炒制技艺,麸炒白术的火候把控引发学生围观。“安神助眠枕”“中药减脂茶”等大健康产品也引得同学们纷纷驻足体验、品味。脆皮养生集推出中药糕点等轻食化产品,融合了传统中药配方和现代饮品的创意。给师生的味蕾和身体带来了一场全面的享受和滋养,为脆皮青年精准回血!

“回血养生场”则首创可穿戴式中药配饰,以中药材为饰,传承风华。将大自然的馈赠与本草的智慧巧妙融合于饰品之中,让师生得以领略本草与饰品交织出的独特魅力。

“3000余名师生的热情参与,足以可见中医药已不仅是诊疗手段,更成为当代年轻人彰显文化自信态度的一种生活方式。”参与活动的00后学生袁志强感慨道。

校地协同:中医药文化传承很专业!

此前,重庆移通学院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与綦江区中医院建立深度合作联系,引进地方名老中医进校园,每年开展一次大型中医文化体验日活动,每月开展一次中医文化体验课,通过大型活动+常态互动的方式,两年时间已有10000余人次的在校大学生对中医文化进行了体验式传承,实践式传承。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及重庆市中医药发展规划,充分发挥重庆市綦江区中医院的临床实践优势、重庆移通学院观云书院的传统文化教育特色以及重庆移通学院大健康管理学院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学科资源,借本次活动契机,綦江区首个“中医文化传承基地”正式落户重庆移通学院。未来将依托此基地,传承中医文化,打造集教育、实践、研究、传播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平台。构建“校地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兼具中医理论、健康管理及文化传播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促进产学研融合,推动中医诊疗技术、健康管理服务与现代科技结合,孵化科研成果。服务社会健康,开展中医药科普、义诊、健康干预等活动,提升师生健康素养。

双院联动:中医药文化活动很多元!

在全员书院制背景下,重庆移通学院观云书院联合大健康管理学院,在校内常态化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活动,建立专项志愿宣讲支队,开展中医药趣味手作等活动,在校园内搭建起中医文化体验和传承的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完满教育阵地,在“学院+书院”双院联动机制下,通过多元的活动形式,切实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

国际传播:老外直呼中医药文化很神奇!

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也圈粉无数老外。为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重庆移通学院利用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留学生和外教队伍,充分进行中医药文化传播。

在拔罐体验区,几位男生撩起T恤尝试玻璃火罐。来自巴基斯坦的Khan在进行拔罐体验后笑道:“这个中世纪魔法一样的工具居然真的让人放松了”。药膳体验区,留学生们纷纷尝试用中医药制作的八珍糕、棒棒糖等药膳。药材展示台前,留学生们凑近嗅闻艾草、当归等常见药材,来自格林纳达的Nikita用手机逐条拍摄说明卡片,与家乡的亲人朋友分享神奇中药材。

把中药耳环戴在耳朵上,把中药手链戴在手腕,中药制造成为了在老外间风靡的时尚单品。艾灸、推拿、刮痧等传统中医药项目体验也让老外直呼,中医药文化真神奇!

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动实践,本次活动充分彰显了移通学院“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办学模式的优势。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助理谢银平表示,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内涵,把中医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成为集价值引领、文化浸润、健康服务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实践平台。未来将通过开发中医特色书院课程、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建设数字中医文化体验馆等系列举措,让岐黄之术在校园焕发时代生机,使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与书院育人真正实现“双向奔赴”,为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培育新生力量,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书写高校担当。




撰稿:王宥洋、杜荧

摄图:余隆艺、张毓宽、熊苑等

编辑:熊苑

初审:杜荧、彭兰萱

复审:曹玉姣、杨瑜

终审:余隆艺

观云书院、大健康管理学院联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