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至16日,大健康管理学院2024级养老服务管理1班在南江书院与丁山书院举行“大学宿管阿姨:校园里的温暖守护者”主题调研活动。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深入探究宿管阿姨的工作现状,并针对其职业发展提出了改进建议。


科学设计流程 深度挖掘工作实情
此次调研选取不同宿舍楼、不同工作年限的宿管阿姨作为对象,确保样本覆盖多元化。围绕宿管阿姨的工作内容、工作强度感受、与学生互动情况、职业发展期望等维度展开设计问卷,并通过面对面访谈,进一步挖掘阿姨们在工作中的难点与解决办法。在整理分析阶段,学生们对访谈内容逐字转录,进行主题分析,提炼出关键信息与共性问题。


剖析工作现状 直面职业发展困境
经过调研,发现宿舍管理员的工作内容繁杂且琐碎,她们不仅负责日常的卫生检查、违规电器的排查、访客的登记等管理任务,还提供诸如衣物修补等温馨服务。在学生突发疾病等紧急状况发生时,她们总是能够迅速响应并妥善处理,常常扮演“临时家长”的角色,调解学生间的矛盾。许多学生因个人或排练事务,常常深夜才返回宿舍,细心的宿舍管理员会在门禁处张贴自己的联系方式。一旦学生拨打这个电话,她们总是能够立即携带钥匙前来开门,并提醒大家早些休息,注意健康。她们的勤勉和无私奉献在这一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然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有限的职业晋升空间以及社会对该职业的固有偏见,均构成了宿舍管理员职业发展的障碍。




多方凝聚共识 共探职业提升路径
活动后,调研成员深入剖析大学宿管阿姨工作的现状,提出应该呼吁学校开展系统化培训,增加心理辅导、危机处理等专项内容;完善晋升机制,设立星级宿管评定,打通后勤管理晋升通道;通过宣传典型事迹重塑职业形象,改变社会偏见;引入智能设备优化劳动强度,如利用机器人巡查等建议。


多管齐下发力 共筑和谐宿舍生态
辅导员彭兰萱在活动中给出指导意见,建议定期组织学生与宿管阿姨交流活动,增进彼此了解。同时鼓励学生主动配合管理,减轻阿姨工作压力,还提出要关注阿姨职业发展,协助学校开展相关培训,收集学生意见反馈给阿姨,共同优化宿舍管理,营造温暖和谐的宿舍环境。


此次活动意义深远。对学生而言,通过实地调研,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提升了社会调查、数据分析等综合能力,更深刻理解了不同职业的艰辛与价值,培养了同理心与责任感。对宿管群体来说,学生们的调研成果为改善工作环境、拓宽职业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让她们感受到被关注与尊重。从校园层面看,活动搭建起学生与宿管沟通的桥梁,促进双方相互理解、配合,助力构建更和谐、温暖的校园生活环境,同时也为学校后勤管理优化提供了宝贵依据,推动校园服务体系朝着更人性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最后,将这张满载心意的图片献给亲爱的宿舍阿姨们。愿你们永远如春日暖阳,闪耀着温柔且炽热的光芒,岁月从不曾黯淡你们的笑颜,时光亦无法带走你们的青春。愿往后岁岁年年,你们始终明媚动人,温柔常伴,温暖永驻。
撰稿:刘仁杰 罗晋豪
摄图:杨莹 书院部
编辑:熊苑
复审:张毓宽
终核:余隆艺
2024级养老服务管理专业1班供稿